洪洞冯娇儿:百岁寿星 平淡老人的平淡心

2016-08-12 10:45: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冯娇儿,出生于1915年,洪洞县大槐树镇西营村人,是目前洪洞县健在的百岁老人之一。常有村民打听冯娇儿的儿媳或孙媳,问老人吃啥这么长寿,或者问他们一家人经常吃啥,如今虽然耳背一点,在儿媳的翻译下,还能慢慢地对着耳朵交流,老人除了鼓励儿孙们勤劳之外,还特别提倡节俭,就是每年逢老人生日的时候,也就是家常便饭的基础上多添两个家常菜而已,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心态,无形中成了冯娇儿百岁寿星的养生秘诀。

  今年42岁的蒋秀萍,是百岁老人冯娇儿的孙子媳妇,一见面就说:“我们包了20亩地,以种地为生,奶奶全靠俺婆婆在家伺候哩”。多年来,冯娇儿老人一直随儿子杨石娃一家人生活,今年75岁的杨石娃说,自己一共兄妹9人,他总排行老四,男的排行老大,上面3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还有4个妹妹。据杨石娃回忆,母亲虽不识字,但很开明,父亲靠木匠活为生,母亲经常拿一些父亲做的小板凳去集市上卖,就这样父亲加班干木活,母亲到处赶集卖小板凳,积攒下来的钱,一心供孩子们念书,不管男孩女孩一律念书识字,杨石娃自己也靠读书有学问出去工作过一段,后来考虑到父母没人照顾才返回农村的,关于这一点,他常说:“在那个饥饿的年代,父母能让我们读书,就已经很伟大了,而且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实在不容易,我们没有理由不孝顺。”

  今年72岁的李杏元女士是杨石娃的爱人、是冯娇儿老人的儿媳,在家里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角色,她把婆婆照顾得像亲妈一样,并鼓励孩子们安心干事业,冯娇儿老人的孙子杨国瑞与其媳妇蒋秀萍,在没有家庭顾虑的情况下,才承包了20亩地专心打理,勤劳换来丰收,有孝心、有家风,小康之家,长寿之家美誉频传乡里,由此看来,每个长寿的婆婆背后肯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好儿媳,这句话用到李杏元女士身上再恰当不过。杨石娃对笔者一直声称,说母亲的生活起居及吃喝都是靠爱人打理操持的,也是母亲长寿的原因之一。冯娇儿老人在儿媳的照料下,每天早6点左右即起床,开始吃一个鸡蛋或喝一个冲蛋汤,再或荷包一个鸡蛋,反正就这种吃法不停地变花样,然后再随大家9点——10点吃早饭,其余中午、下午都是随家人一块吃的,因为老人牙不好,所以全家人都同意控制老人不能吃肉。

  采访即将收尾,笔者提出给老人拍家庭生活照时,冯娇儿老人的孙子杨国瑞才告诉记者说,老人90岁以前脾气不太好,对儿孙要求比较严厉,90岁以后脾气才变好,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在老人90岁时,手臂被邻居农用车碰了一下,当时考虑到手术不方便,就在家里休养,不料从那以后,因为在轮椅上坐的时间长了,久而久之,两条腿渐渐不能行走了,也就是说其90岁到100岁之间10年里是在轮椅上度过的,吃饭、聊天、看电视大家都围着老人一起,所以老人也从不感到孤单。(张天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