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些人看似朴实无华,但却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彩虹般的光芒。她是一名女性,拥有山西焦化连续三年的“劳动模范”光环,是山西焦煤授牌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的技术带头人,获有一级技术等级。工作30年来,她在分析战线上从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从初中学历到成功跨入高技能人才队伍,不仅让人刮目相看,而且为广大技术工人成长、成才做出了成功典范。她就是山西焦化配煤实验中心的一名分析化验工——邢东平。
勤奋学习不落伍
有人说“分析化验就是采个样品,做个试验,写个记录。”看似轻松,孰不知分析中一个小环节出错,就可能导致分析数据失实,实验失败,甚至影响上下工序的安全运行。因此做一名合格或者出色的分析化验工实属不易。
1987年参加工作的邢东平,被分配至山西焦化质检中心,干起了分析化验工作。那时,她没因学历低而畏首畏尾,相反,内心里攒着要把工作稳当拿下的韧劲。害怕落伍的她不耻下问,对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总是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她时常告诫自己“别人会的我会,别人不会的我必须学会。”就是这样,她对技术知识的追求一点也不含糊。
为提升业务技能,她柔弱的外表也有异于常人的魄力。她出外处理工作事项或者旅行途中,如若路过与山西焦化有业务往来的分析仪器设备厂家,她都不会放过去厂家谋取“真经”的机会。她主动跑到设备厂家,说明自己想探究设备内造结构、拆装设备的意向,有的厂家会爽快答应,面对有顾虑的厂家,她会“软磨硬泡”说服厂家,实现自己拆装仪器与设备的愿望。对于别人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或许有些“画蛇添足”,但对爱学习的邢东平来说,就如“天上掉馅饼”,见缝插针地汲取着知识养料。如果说业务知识是水,那么邢东平就像“海绵”,她不断“膨胀”自我,并担任关键岗位即煤焦分析组组长一职。
耐住寂寞结硕果
拥有精湛的业务技能,总有机会担当重任。身为质检中心煤焦分析组组长的邢东平,先后代表山西焦化到销售单位、钢铁企业及供煤单位等11家单位解决焦炭质量争议,为山西焦化挽回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让我们把时间指针拨向2012年,其间,为查出质量争议原因,她不辞辛苦去业务单位实地实时跟踪采样分析,把控好每一个环节。有一次她仅用两天,马不停蹄跟踪采样分析110余车焦炭,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跟踪的分析结果与山西焦化出厂相吻合,不仅挽回企业声誉,还挽回3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14年1月,山西焦化配煤实验中心初建在即,极需一批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输入。幸运的是,该中心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在这里,邢东平全程参与了显气孔、奥亚、显微镜等好多精密分析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她如发现“新大陆”一样如痴如醉沉浸其中。尽管当时没有办公座椅、没有暖气,甚至没有饮用水,但丝毫不影响她观察新设备、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热情。那时,多个设备厂家先后来山西焦化安装调试设备,有的厂家安装调试设备一两天完成就会交付,她和另一名同事,就像厂家的“跟屁虫”一样,抓住机会投入了解设备性能、设备如何调试、出现故障如何处理等内容中。一个月下来,40余台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她从中收获了不少真知。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2015年8月,以邢东平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山西焦煤评审并授牌成立,成为山西焦化首个以女职工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身为技术带头人,邢东平说:“配煤分析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别看一个简单的操作,稍有差池产生的结果就会天差地别。”尤其是在《煤中有机硫含量与硫分转化率关系研究》,在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有时为了得到一个精确的数据,她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把控好过滤、加热、控制温度等细节,有时反复做七八次实验也很正常。那些日子,她把自己“泡”在实验室里,即使没有任何结果,也没能消磨她的斗志。当看着自己精心侍奉与培育的“果实”,她激动的泪光闪烁。
“常常感觉邢师傅身上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为了一个分析项目,不管有多累、多难,她都会锲而不舍,不言放弃。”徒弟高亚芳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她满满的正能量。
创新技术解难题
邢东平认为“创新技术、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技能大师工作室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这种思维引领着她在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迈开步子大胆尝试,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如鱼得水敢于革除设备缺陷,破解分析试验“棘手”难题,为山西焦化挽回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015年,邢东平建议对2套焦炭反应性装置增加机械提升装置改造的成功,使原来的手动操作改为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分析数据的准确度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年可为山西焦化节资10余万元,效果显著。她通过对煤样进行浮沉实验,使山西焦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判断进煤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源头“掐住”了各厂家劣质煤的流入,起到了事前控制的效果,提高了焦炭质量,保障了山西焦化利益。
“邢东平工作踏实、善于钻研,勇于吃苦,能够自我加压,有这样的技术带头人,我们很欣慰。”中心主任对她给予高度评价。她精心传授技艺,工作室9名青工成长较快,短时间内在各项分析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她先后带领工作室成员相继开展并攻克完成了煤的哈磨指数、有机硫、焦炭光学组织的测定以及《基于煤中活性和惰性组分非岩相高效分离的炼焦配煤方法》《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的开发及工业示范》等20余项课题研究,为山西焦化科学配煤、经济配煤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先后获得山西焦煤、山西焦化科技进步三等奖、优秀奖等。
平和谦逊,取得大专学历,多次在职工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的邢东平,一如既往地奋战在“学习+分析+研究+创新”的路上,带领工作室成员为山西焦化经济配煤引吭高歌。(郭慧英)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