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全民阅读》特种邮票于世界读书日首发时,他告诉邮友们,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临汾花果城水果特种邮票首发式上,他说,临汾人民迎来一个美丽的花果新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二十四节气(二)》特种邮票1套6枚在襄汾发行时,他站在襄汾观象授时广场为邮友们讲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节气的由来……他就是“2016山西临汾集邮文化活动周”推选出来的集邮文化推广人薛钢。
小小邮友
薛钢出生于1974年,42岁的他与集邮已经结缘30多年了。清楚记得,那是在1986年9月10日的教师节,一枚小小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邮票,使他爱上了集邮,成为了一名小小的邮友。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集邮练就的一身“胆识”,薛钢鼓起勇气给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寄去了一封信,并寄上一枚小贺卡。没过多久,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给薛钢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他勇敢地沿着集邮这条路走下去。这件事在当时的临师附小很轰动,薛钢一时成了学校的小明星。
这件事让薛钢与实寄封结了缘,他开始收集原地实寄封。那时每发行一套邮票就得关注首发地,薛钢就从媒体上找到原地集邮公司,然后汇款过去,并在汇款单边上填写不多的留言请人家给他寄实寄封过来。有时一套邮票有多个原地首发地点,这样一来,薛钢的课余时间便忙得像旋转的陀螺。家里人也受到了他的感染,甚至于奶奶一见到邮递员就说,是不是又有我家钢的来信?薛钢说,那时候,奶奶和他时常充满期待地等待邮递员的到来,虽然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但那份喜悦他至今难忘。
收获连连
像千千万万的邮迷一样,薛钢也希望自己的藏品能早日成套,成套以后希望品相稍逊的能被佳品替代。他用整整3年时间集全了《民族大团结》这套邮票,56枚邮票,56个希望,怀抱着这些宝贝,他感受到集邮者的心田永远是苍翠一片。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毕业,薛钢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经历了很多磨难,也收获了很多喜悦,但始终不变的是对集邮的热爱。邮票不但是他的爱好,甚至还是他的红娘。他和妻子第一次见面就聊到了集邮,在集邮的话题中一步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说,这岂不是集邮带给他的一生幸福吗?
现在,薛钢正在编辑一部以“美丽山西”为主题的开放类邮集,目的就是为普通集邮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集邮爱好者提供一部能看得懂、蕴藏丰富知识且很有品位的一部邮集。薛钢的构思得到山西师范大学书法教师、艺术学博士薛珠峰的支持。薛珠峰计划用楷书书写邮集上的文字,让读者看到一部我国传统书法和集邮品合璧而成的完整、连贯、艺术气息浓厚又有中国特色的邮集。薛钢希望这部邮集能够参加今年12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亚洲国际邮展,向更多人士介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展中华民族的雄风。
爱心满满
天天都在和集邮打交道,看到邮友们没有合适的交流场所,薛钢就与当地集邮协会和收藏家协会联系,组织发起了临汾邮友会,并在锦悦城古玩市场开了一家“艺宝”集邮收藏店,为邮友们周末欢聚无偿提供场所。邮友们在薛钢的“艺宝”店里,互通有无共叙邮情。薛钢还和邮友们组织了“爱读书、送邮品”活动,走进襄汾陶寺中学、市特 教学校,为孩子们赠送一些邮品,给孩子们带去爱心人士的关爱。薛钢毛遂自荐给孩子们上“爱读书、爱家乡”公益课,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面孔,他感到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
前不久,薛钢在“2016山西临汾集邮文化活动周”活动中担任了组织、策划工作,活动在全国集邮界开了先河。专业期刊《集邮》《集邮博览》均在2016年第7期进行了报道,《集邮报》一个月内3次报道,省内纸质媒体、网络媒体,搜狐及省外众多媒体相继转发,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活动中组织的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书画义卖捐助特教学生的新闻更是反响强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百岁集邮泰斗郭润康先生、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葛建亚,纷纷来信或题词祝贺文化活动周活动,称其“水平高、活动效果好”。
日前,2016广西南宁亚洲国际邮展组委会南宁市领导小组给薛钢发来了信函,感谢临汾集邮文化活动周对亚洲邮展活动的配合,并邀请他到南宁参会。薛钢说,接到信函的那一刻,激动之情无以言表。集邮文化有无尽的魅力,它使他痴迷,也丰富了他的人生,他要用集邮文化推广这条路宣传自己的家乡——美丽临汾,让临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