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返乡青年月揽金30万元,他是怎么做到的?

2016-09-28 15:49: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秦芳媛)“我能帮助村民,卖些枣子、蜂蜜之类的农产品,还是很有成就感。”在襄汾县官滩村山西聚源良农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鹿文源面对记者采访时,脸上满是喜悦。

2015年,返乡创业一年后,鹿文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成了官滩村里家喻户晓的名人。官滩村核心区有枣树4000亩,其中三分之一的收成都是由他包揽销售出去的。每月30万营业额让村民见证了他创业的“奇迹”。

问及创业史,鹿文源说:“以前不是玩QQ农场吗,我们公司就相当于现实版的QQ农场。”“贪玩”的鹿文源给出今年8月份的销售单:枣片3万罐,苹果3万公斤,红薯2万公斤……

人生又一转折的开始

出生于1986年,今年30岁的鹿文源,初中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电焊工、装修工、摩托修理工,繁重的体力活,一一都经历过。2007年在南方某民营钢铁企业做销售经理的他,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一年他在常州买了两栋房……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钢铁业的整体下滑,鹿文源先后经历破产、失败、官司的连连厄运,2015813日,心灰意冷的他黯然选择回乡。

而这一决定,却成为了他人生又一转折的开始。

他开始自主创业。拉上两个好兄弟,三个人带着100万元投资创办“山西聚源良农产品有限公司”,并落户到襄汾县官滩村,鹿文源用“三亩地”商标作为公司的主打品牌。

他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官滩村位于汾河下游东岸,地势低洼,虽藏匿在深沟里,却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800多年前,镇守汾河的官兵开始栽种枣树,渐渐形成枣林。明清两朝,官滩枣曾作为“贡品”上缴皇宫,还被评定为“山西十大名枣”。现在,红枣产业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鹿文源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与此同时,鹿文源也发现了官滩枣的销售瓶颈:“不加工、不清洗、大小个头不一样就进行销售,再加上近两年新疆狗头枣、运城稷山枣、永和枣的冲击,销量一直都不好,村民种枣的积极性也不高。”

在进行了深度的考察和仔细的分析之后,他决定对官滩枣进行深加工,并利用电商平台来拓展枣的销量。

鹿文源和他的两个合伙人正在打包货物

一路就是“坑”里摔过来的

由于缺乏经验,一路走来,鹿文源坦言:“每天都比较难,一路就是‘坑’里摔过来的”。

在产品加工中,为了产出质量稳定的枣片,鹿文源团队每天一炉进行烘烤试验,而一炉的本钱是3000元,一个多月下来,没挣钱倒是先赔了十多万的“学费钱”。

苹果、蜂蜜、红薯、土鸡蛋……在县团委的支持下,“三亩地”涉足的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销量也数量越来越大。而在大量配送的过程中,为了不出现红薯到顾客手中时已“箱变薯断”,研究纸箱的厚度;为更大限度的降低鸡蛋损坏率,研究如何摆放位置;为不让枣片迅速返潮,研究怎样包装……精益求精的鹿文源和团队成员前期没少琢磨,也因此赔了不少钱。

在销售渠道上,鹿文源选择了时下人人都用的微信平台。从开始的两三个月没销量到后来的枣片每天订单140箱,发红包、加群、送礼品……鹿文源说能想到的他们都尝试。

只需198元,就可以认领一棵枣树

今年年初,鹿文源在枣厂附近租了一亩枣林作为样本,在网络上发起“枣树认领”活动,客户只需付198元,就可以认领一棵30年树龄的枣树,这些枣树全部不打农药,旋耕、除草全靠人工完成。

每棵树上悬挂着认领人的信息,认领人定期会收到“三亩地”在特定时间送出的蜂蜜、鲜枣和枣片。129颗树很快就被全部认领。

鹿文源用这一亩地创造了2万元的经济价值,在带来好口碑的同时也为“三亩地”做了宣传,带动了销量。

一项不达标就不能卖了

鹿文源的爷爷养蜂30余年,他始终坚持做好质量的蜂蜜。“蜂蜜做不好宁可不卖。”爷爷这一点深深影响着鹿文源。

诚信立天下,鹿文源对品控近乎苛刻,从收购、生产到包装全程参与。他说,“枣片的甜度、脆度、品相及烘干程度都有严格标准,一项不达标就不能卖了,甚至运输过程中有磕碰都要按均价赔付。”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下一步“三亩地”紧跟互联网营销新模式,继续拓宽营销渠道。采访当天下午,在县团委的帮扶下,鹿文源将与阿里山西区负责人碰面。把枣卖出去,带领全村村民致富,鹿文源创业之初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