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刘俊峰:画最好的自己

2016-09-29 11:20: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刘俊峰男,汉族,山西襄汾人。现为临汾市青联委员,尧都区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省中国画学会临汾分会副秘书长、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尧都画会理事、尧都印社成员、尧都区机关美术协会主席。2015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花鸟画研习班学习,受教于我国著名画家甘长霖、王伟平、何加林。2016年5月举办“花语水韵”花鸟画展。多幅作品被企业和个人收藏。

  一入秋,天便有了凉意,屋里不再有炎夏的酷热。这时刘俊峰来访,我们聊得秋兴盎然。先看了他的文章,又欣赏他的画作。他的文字清雅俊秀,他的画作素淡高洁,如同站在我面前的他一样,虽然是个勃勃生机的青年,却没有一点这个年龄的莽撞和粗疏。正如古人所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活脱脱的一模一样。

  我坐在刘俊峰对面听他讲过去的事情,那以往的历程为我展开了一幅画卷。画卷上没有任何字体,我却看出了他自强不息的足迹。

  襄汾县有座塔儿山,山脚下有个陶寺乡,刘俊峰就出生在这块黄土地上。黄土地上生长五谷百草,也生长布衣百姓。五谷百草一岁一枯荣,布衣百姓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黄土地上也就永远充满了生机。刘俊峰就在这生机里成长,田园沟壑,谷禾荆棘,是他儿时的见识,也是他儿时的乐趣。庄户人的孩子早当家,割草、犁地、浇地、种菜、喂牛、收麦、打场、磨面,很小时他就与这些农活相伴了。他在乡村的风景里成长,乡村的风景也在他心田里成长。在他心田里成长的还有另一种风景,那就是姥爷手中的毛笔,毛笔一摇一晃,纸上就出现了字词数码。姥爷是一名医生,也是刘俊峰喜欢的风景。父亲看见了他的举止,也明白了童心的志趣,鼓励他涂涂抹抹,写写画画,还给他订了一些报刊,《美术大观》《中国书画报》,黄土地以外的世界从这里呈现在他的面前。那是一种呼唤,那是一种向往。刘俊峰似乎听见艺术天地里有一种声音,这声音鼓荡着他的心旌,他的脉搏与之一起律动。他明白那律动是一种向往,尽管那风景离他还很遥远,他却卯足了劲朝那里奔跑。

  这一路跑来,刘俊峰跑得兴味盎然。不论是上小学,还是读初中,完成了作业他就写写画画。眼前时而是雪白的纸卷,时而是漆黑的空间,那便是出黑板报了。艺术的萌芽就这样在黄土地上成长。有一天长出了黄土地,那是萌芽长成了新苗。他走进临汾艺校读书,新苗需要更多的雨露阳光。

  这一路跑来,刘俊峰跑得十分艰辛。艺校不大却是个艺术的殿堂,笛子的悠扬,锣鼓的激昂,舞蹈的飘逸,还有蒲剧的高亢悲壮,都是他久有的向往,也都是他遥远的征途。步入其中,他充满了喜悦,又充满了压力。艺术殿堂的宏阔让他深深感到自己的距离,他大步大步地朝前赶去。刘俊峰用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令老师、令同学注目的成绩。这自然赶得无比艰辛,当然,更大的艰辛不在这里,是步入社会后如何施展自己学到的知识。山重水复,山重水复,还是山重水复。一路艰辛,一路艰辛,还是一路艰辛。若不是黄土地上那沟沟坡坡的摔打,那荆荆棘棘的历练,他几乎撑不住了。然而,他撑住了,他没有辜负黄土地上的摔打历练。

  山重水复终成往事,如今的刘俊峰柳暗花明了。上班去,乐业。工作虽然忙碌,但那是展示才智的天地。下班来,安居。走进自己的陋室,可捧卷读书,可信笔涂鸦,艺术的世界任他翱翔。青春的活力、知识的蓄积,为刘俊峰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那一日,在秋色的爽意里,我读刘俊峰的文章,我读刘俊峰的画作,我也在读他这个人。英俊的外貌写照着他的睿智和沉稳,一路风雨坎坷使他有了挺拔的意志。洁雅的画作是他精神世界的透递,他画竹、画菊、画梅、画荷,画得形象,画得逼真,画得生动,画得传神。因为,那竹、那菊、那梅、那荷里有着他的心志,有着他的意趣。在那里物我一体,形神融会,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正是刘俊峰本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简约的文章是他丰厚学识的平台,文章里有阅历,有见识,还有对阅历和见识的理解,看得出他是在一步一步攀升。

  如果有人问我,刘俊峰如何?我会肯定地回答,他是在画最好的自己。乔忠延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