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10月9日,笔者来到位于古县最南部的南垣乡郭店村进行采访。
一笔账 算出了一条脱贫路
在贫困户李晋芳家,村“第一书记”秦荣富为我们算了一笔账,这一算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从乡干部到邻村村民,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很多人表示,明年一定也要跟着秦荣富书记大干一场。
村民李晋芳今年试种4亩地的谷子,每亩产谷子500公斤,每公斤湿谷子卖到4元,而且不还价,买家等在场边直接拉走,一手交钱,一手提货,每亩地收入2000元,扣除种子、肥料、耕地等投入500元,一亩地纯收入1500元,4亩地下来就是6000元。如果像往年一样种玉米,每亩地产1000公斤,每公斤1.1元,亩收入为1100元,扣除投入部分500元,每亩纯收入600元,4亩地下来纯收入只有2400元。6000元是2400元的2.5倍,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全村的村民都腾出一半的地种谷子,那样的话收入将会大幅度提升,秦荣富算完这笔账,让在场的人无不心服口服。
李晋芳说,我当时心里也没底,但是路子是闯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现在想起来当初种少了,吴金明就听了秦荣富的话种了8亩地,人家纯收入1.2万元。政府号召我们调产,加上秦荣富和县商务局郭剑虹、副局长李建忠等领导对我们的扶持和帮助,我们才能成功,感谢他们。
李晋芳一家4口人,男人有病不能干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在她一个农村妇女的肩上,今年初,秦荣富动员群众引进渗水地膜谷子种植项目,很多村民犹豫不决,心想种玉米多少年了,祖祖辈辈就这样,谷子怕靠不住,然而,精明大胆的李晋芳毫不犹豫,积极响应,她动员村民吴金明和张红军,将原来20亩种玉米的地改种了谷子,这是一种新的模式,机械播穴,地膜覆盖,省事省力,谷子的品种选择了晋谷21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晋芳他们试种的谷子喜获丰收,很多人慕名而来,看着沉甸甸的谷穗,禁不住啧啧称赞。县农林委组织附近乡镇和技术人员前来参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真在南垣乡调研党建工作,听说后,亲自来到谷子地里查看,他边听边看,不住地点头,当听到秦荣富算的那笔账后,更是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一定要加强宣传,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让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共同致富。
查实情 为集体经济发展把脉驻村任职后,来自县商务局的扶贫干部秦荣富走村入户,到村组干部家中与其促膝长谈,到党员家中就其生产、生活、村党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到困难户家中进行走访,虚心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吃透村情,摸清底细。
郭店村位于南垣乡东部,现有耕地面积3000亩,所辖2个村民组,共有人口283人,党员24人,经济结构主要以玉米小杂粮中药材种植、猪、羊、牛、鸡养殖和劳务。
郭店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也没有集体项目,无任何收入,无钱办事,公益事业“等靠要”思想严重,资金短缺致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受阻。根据走访调查和分析,及时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工作会议,确定了郭店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要目标,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展思路,将该村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的新农村。
抓党建 构筑基层党建坚强战斗堡垒
通过走访调查,秦荣富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党支部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不够。对村民们的服务意识不高,带领引导村民致富的政策、技术和协调等服务意识上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村干部青黄不接问题突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发展的年轻党员较少。由于村级经济薄弱,真正想回村干的青年很少。
驻村后,秦荣富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五有”目标的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能力、信心和决心。一是规范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帮助村健全完善了党支部职责、“三会一课”、党员议事制度等12项党组织工作制度,并制作成板面上墙,使村“两委”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落实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设立村党务、村务公开专栏,将村重大财务开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等10余项村党务、村务进行定期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更加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
办实事 点点滴滴见真情
秦荣富作为外县干部,从来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他常说,是古县的这块土地给了我工作生活的土壤,我一定要对得起这方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秦荣富立誓把这样的机会当做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横下一条心,不脱贫决不收兵。因此,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干部群众重点抓了两项建设。一是积极争取贫困住房救济资金,在老村中心投资17万余元,修建贫困救济住房11间,解决了村单身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二是硬化郭店至陈香主干道2.公里,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始终把坚持服务群众作为驻村工作的切入点。针对群众反映贫困户“有应该定的没有定,有不该定的定了”的问题,对贫困户评定工作进行彻底规范,严格按照标准条件,逐一审核,征求意见,张榜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取消贫困户的人员逐户登门说明情况,解释原因,赢得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村干部的威信。
谈到郭店村的未来,秦荣富信心满满,他表示一是抓基层党建,坚持抓好党员活动,建立健全村“两委”会学习、民主生活会及目标化管理、民主评议、定期轮训等制度,从严从细实施管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发展1名至2名新党员。二是开展电商扶贫,发挥马上购郭店村级服务站辐射带动作用,在周边再发展2家村级服务站,形成联动效应。三是选准精准扶贫项目,发展“赤焰”辣椒种植50亩。四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石沟洼—下河、郭店—下河田间路。(刘广亮 张振兴)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