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把优质农产品置于互联网的风口,借助微信平台引导客流,“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如何落地?襄汾“80后”小伙鹿文源用一年的创业实践给出了一组数据:枣片每月销售3万罐,苹果每月3万公斤,红薯每月2万公斤……
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很多人都在探索,鹿文源不是走得最顺的,却是最踏实的;不是走得最快的,却是最适合农村的,他坚信,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交互平台,农产品一定会被赋予新的价值,传统农业也会迎来新的春天,到那时,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群众“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电商无域,深沟枣香弥漫线上线下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对初中没念完就南下销售钢铁的鹿文源来说,这样简单、惬意的生活是他梦寐以求的……
在外闯荡十几年,鹿文源攒了一些钱,也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经验。随着钢铁行业的整体下滑,鹿文源的销售生意越来越难做。向何处转?如何转?鹿文源把目光投向了广大农村。“我是农村的孩子,我了解农村的现状,我要用互联网赋予农产品一个新的价值,让农民活得更有尊严”,创业之初的鹿文源想法很大胆。
2015年8月,鹿文源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把他的“山西聚源良农产品有限公司”落户到襄汾县新城镇官滩村,鹿文源梦中时现的“三亩地”商标,成为公司的主打品牌。
官滩村位于汾河下游东岸,地势低洼,虽藏匿在深沟里,却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八百多年前,镇守汾河的官兵开始栽种枣树,渐渐形成枣林。明清两朝,官滩枣曾作为“贡品”上缴皇宫,还被评定为山西十大名枣,获国家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全村有不同树龄的枣树40余万株,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依托官滩枣优良的品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线上线下同步推介,靠系列枣产品打开市场”,鹿文源思路清晰,说干就干。
2015年8月13日,鹿文源与合伙人在村里闲置已久的“枣厂”办公,对厂区进行重新规划。同时,请上海、深圳专业农产品包装、设计机构进行包装。
10月底,硬化、绿化、通电、办公区装修,厂区的清整工作全部完成。马不停蹄,鹿文源一口气收购了1.5万公斤鲜枣,并与14户村民合作,达成长期购枣协议。
11月初,招聘工人上岗调试设备,新购置一台洗枣设备投入使用。洗枣工序结束,新购一台切片设备、两台烘干设备投入使用。到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包装也已经设计成功。
洗枣、切片、烘干,鹿文源与工人一起干,一方面节省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严格把控质量,“官滩枣含铁量高,甜度大,切片黏刀,损耗相对就大”,鹿文源指着一瓶包装好的枣片介绍:“别家的枣片是圆的,咱家是长条形的,就是因为官滩枣糖丝长,刀切下去挤成条状就黏住了,恢复不到圆形的状态,不过这也恰好体现了它的高品质。”
12月,鹿文源的枣片开始销售,引起市场强烈反应,供不应求,仅2015年年底的二十多天里,鹿文源就卖了近20万元。
“电商无域,世界知道三亩地”,三亩地的宣传语透露出鹿文源的“野心”:他要把品牌推广到世界各地。这既要靠品质,还要靠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他又带领团队开发了枣夹核桃、枣花蜂蜜、酒枣等系列红枣产品,通过网络社区分享、微信、微商城、大V推介等方式远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2016年,鹿文源又开始在流通领域做文章,他投资7万元,在108国道襄汾与曲沃交界处打广告,枣片顺利入驻曲沃快乐购超市,侯马家和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诚信为本,畅通渠道经营人格IP
“电商、微商与传统零售之间并不矛盾,我开售实体店占领本土市场,同时又通过微信平台来引导客流,微商原本就是互联网发展后社交工具衍生的附属品,可以说微信让‘互联网+’更加落地”,鹿文源对“互联网+”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是一场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一场传统营销方式的变革。
鹿文源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以红枣系列产品为主打,把襄汾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我一边提水,同时又修一截渠,我把渠道打通后,就不用再去提水了”,鹿文源把网络销售形象地比喻成水和渠的关系。“品质是水,团队是渠”,好品质需要诚信经营,好团队要靠有效管理。
“做电商,信誉是第一位的”,鹿文源深知这一点,他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也近乎严苛。卖枣片,他从收购到生产、包装全程参与,枣子多大,烘干温度多高,都有严格标准,确保成品的甜度、脆度、口感最佳;卖苹果,他推出“无忧消费”活动,如果运输中有磕碰,按均价赔付,如果口感不好,那么苹果留给客户,钱全部退回……
产品质量过硬,销售渠道才能畅通。鹿文源参加了“樊登读书会”“罗辑思维”等国内知名社群,这些社群人数都在三四百人左右,并且几乎每个省份、每个市都有分群。“社群是一个强关 系,做成一单生意,就要树立一个口碑,交一个朋友。一旦客户对你信赖了,就会主动帮忙宣传、推介,那么不管你再卖什么产品,他都会购买,也会推荐身边的人购买。因为他对你这个人放心,从而对你的产品也放心。比如现在,很多客户购买我的产品只说数量,不问价钱,因为他对我放心,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体,也称‘人格IP’”,谈起销售,鹿文源兴致勃勃。
打造样本,物联模式引领产业升级
今年年初,鹿文源在枣厂附近流转了55亩土地,用其中的一亩枣林作为样本,在网络上发起了一场枣树认领活动。客户只需付198元钱,就可以认领一棵30年树龄的枣树,这些枣树全程不打农药,旋耕、除草全靠人工完成。每棵树上都悬挂着认养人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对亲朋好友的寄语。认养人会定期收到他们认领的枣树开花、施肥、结果、物理防治病虫害的实时微视频,还会收到三亩地在特定时间送出的蜂蜜、鲜枣、酒枣和枣片。不久,枣林里的129棵树全部被认领。把互联网延伸到了物联网,鹿文源用这一亩地创造了2万元的经济价值。
用一亩枣林搞“物联网”,这不是鹿文源的“雄心”,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把官滩村所有的枣树进行改造升级,收罗到他的“帐下”。这才是鹿文源的心中的“战略版图”。
做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规划作为方向。鹿文源对公司的未来有着自己的设想:在产品打造上,延伸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定期推出新产品,在枣片中加入姜丝、黑糖,走高端产品的路线;推出袋装、小包装等新的包装形式,更便于出行携带。在公司建设上,走观光农业新模式,流转500余亩土地,开发群众废弃的土窑,规划了林下养殖区、枣博园、农家乐等区域。从全国各地征集了100余个枣树品种,明年开春开始进行嫁接,预计两年内完成。在营销上,紧跟互联网营销新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进一步做大物联网运行模式,给农产品插上翅膀。
“互联网上卖红枣,是我创业的起点,把襄汾特色农产品卖到全世界,让互联网赋予农产品新价值,才是我最终的目的”。面对“互联网+”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鹿文源欣然应战……(沈宗珍)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