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文源(左)在枣树上悬挂认领人信息
临汾新闻网讯 这样一位80后,他从钢铁业成功转型,创建了一个现实版QQ农场,让客户认领枣树,创造了两万元的经济价值;他打破官滩枣的销售瓶颈,为十里八乡的村民销售红枣、蜂蜜、苹果、红薯等农产品,为乡亲们打开了一条绿色销售通道;他选择时下人人都使用的微信平台销售,月销售额达30多万元。他就是襄汾县官滩村山西聚源良农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鹿文源。
创业之初 一头扎进“官滩村”造福百姓
不久前,记者随同共青团襄汾县委的同志前往官滩村。一路上,我们一直在聆听鹿文源另辟蹊径赚钱的故事,在经济整体下滑的今天,一个30岁的小伙子何以广开财源?是什么成就了他?带着疑问,记者在官滩村最南头的低洼处见到了鹿文源。
鹿文源,中等身材,稍瘦。2001年,他初中毕业,选择外出打工。电焊、装修、修理摩托车,干过许多繁重的体力活。2007年,在南方某民营钢铁企业做销售经理的他,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一年他在常州买了两套房。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钢铁业的效益下滑,鹿文源先后经历了破产、失败、打官司的噩运。2015年8月13日,心灰意冷的他黯然回乡。
这一决定,却成为鹿文源人生的又一转折点。他和两个好兄弟合伙自主创业。三个人投资100万元创办了“山西聚源良农产品有限公司”,并落户到襄汾县官滩村,鹿文源用“三亩地”商标作为公司的主打品牌,如今这一品牌在襄汾家喻户晓。
官滩村位于汾河东岸,地势低洼,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官滩村栽植红枣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明清两朝,官滩枣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如今被评定为“山西十大名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现在,红枣产业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鹿文源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但当地村民一直固守传统销售,鲜枣不加工、不清洗,不分大小统一销售,再加上近两年新疆枣、稷山枣、永和枣的冲击,官滩枣销量一直不好,老百姓一筹莫展。鹿文源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在进行了深度考察和仔细分析后,鹿文源决定打破原有的销售方式,对官滩枣进行深加工,并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量,提升枣的价格,造福一方百姓。
在共青团襄汾县委的支持下,“三亩地”涉足的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红枣,还有苹果、红薯、蜂蜜等等,销量也越来越大。而在大量配送的过程中,为了不出现红薯到顾客手中时已“箱变薯断”,他仔细研究制定了纸箱的厚度;为更大限度地降低鸡蛋损坏率,他数次试验掌握如何摆放;为了避免枣片返潮,他又探究如何包装……精益求精的鹿文源和团队成员前期没少下工夫,也因此赔了不少钱。
创业路上的个把滋味,也许只有“三亩地”的成员们自己才能懂。
创业途中 一路就是“坑”里摔过来
接下来,鹿文源在网上购置了一批机器,准备大干一场。谁曾想,由于缺乏经验,这些高价机器好几台都不能使用,他们只能利用现有资源先少量加工枣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0月,第一批“三亩地”枣片上市,鹿文源团队研制的这款产品,保留了官滩枣的甜度,去除了官滩枣大小不一、外皮略厚的劣势,深受顾客喜爱。在销售渠道上,他们选择了时下人人都使用的微信平台。从刚开始的两三个月枣片没销量到后来的枣片、红薯、苹果每月销售额达30多万元,每天订单达200件。目前,“三亩地”枣片除了在本地销售,更多地销往浙江、广州、上海等省市。
一路走来,鹿文源坦言:“每天都有挑战,一路都是从‘坑’里摔过来的。”在产品加工中,为了产出质量稳定的枣片,鹿文源团队每天一炉进行烘烤试验,而一炉的本钱就是3000元,一个多月下来,没挣到钱倒是交了10多万元的“学费”。
创业诚信 一项不达标就不能卖
说起一年来取得的成绩,鹿文源如此总结:先做人后做事。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好。”
刚进村收红枣时,他们只怕老百姓不卖给他们,现在老百姓都盼着他们去收购。鹿文源说:“一开始,我们按市场价把枣从百姓手里买回来,等把枣卖出去了,我们又按斤数给老百姓返回一定数额的现金,算是给老百姓的一个回报。”
鹿文源的爷爷养蜂30余年,老人始终坚持做好质量的蜂蜜。“蜂蜜做不好宁可不卖。”这样的经营理念深深影响着鹿文源。
诚信立天下,鹿文源对产品质量近乎苛刻,从收购、生产到包装,他全程参与。他说:“枣片的甜度、脆度、品相及烘干都有严格标准,一项不达标就不能卖,甚至运输过程中有磕碰都要按均价赔付。”
创业价值 一亩地创两万元的经济价值
今年年初,鹿文源在枣厂附近租了一亩枣林作为样本,并在网络上发起“枣树认领”活动,客户只需付198元就可以认领一棵30年树龄的枣树,这些枣树不打农药,旋耕、除草全靠人工完成。
在这片枣林,每棵枣树上都悬挂着认领人的信息,认领人定期会收到枣树开花、施肥、结果、物理防病虫害的实时微视频,还会收到“三亩地”在特定时间送出的枣蜜、鲜枣和枣片,129棵枣树很快被全部认领。
鹿文源用这一亩地创造了两万元的经济价值,在带来好口碑的同时也为“三亩地”做了宣传,带动“三亩地”农产品的销量。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下一步“三亩地”会紧跟互联网营销新模式,继续拓宽营销渠道。把枣卖出去,带领全村村民致富,鹿文源创业之初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文/图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