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底那份忠诚
——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安泽县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王海霞
记者 杨琦
临汾新闻网讯 有一种光荣,成就于平凡的坚持;
有一种信仰,践行于永恒的坚守;
有一种信任,来源于不懈的追求。
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身体力行,践行着对党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躬身而为,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她就是安泽县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王海霞。
2013年4月,35岁的王海霞被组织调配到安泽县社区服务指导中心担任副书记职务,主要负责党建、组织、人事、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从报到的当日起,她时时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其他工作者树立了好榜样。
学习是干好工作的基础,素质是工作能力的关键。在紧张的工作中,王海霞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抓紧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增强业务技能。她还坚持每天阅读党报党刊,看电视新闻,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各地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她坚持做到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意搜集和整理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适时运用于工作中,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为建设学习型社区,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激发了工作活力,提升了管理水平,为抓好社区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区党员结构复杂、年龄老化,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王海霞转变“就管理抓管理、就教育抓教育”的观念,发扬文化传统,寓党员教育、管理于各种活动之中,针对党员群体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管理,提高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一是对直管党员进行“全责管理”。建立“责任卡”制度,开展“党员责任区”承包一块绿地、创建一栋文明楼、联系一户贫困家庭、帮助一名下岗职工的“四个一”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旗帜作用。二是对离退休和下岗职工党员进行“温情管理”。开展了“进党员门、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对离退休党员进行了走访,开展党内结对帮扶。三是对辖区党员进行“双重管理”。积极开展以“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辖区党员进社区”活动,通过实施辖区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双向反馈制度、身份公开制度,强化“社区是我家,贡献你我他”的观念,充分调动辖区党员服务社区的积极性。
在工作和生活上,王海霞时常提醒自己要有一颗敬畏的心、平常的心、感恩的心、进取的心,为人办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经得住居民的检验。每每走进她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办公桌上大量的党建文件,档案柜里整齐划一的党建档案。由于社区工作刚刚起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面对新任务、新挑战,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她没有退缩,反而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从文字的起草,制度的制定,各种表、簿的制作她都亲自过手,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也从无怨言。社区党建工作在她的负责指导下,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都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更重要的是,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各支部党组织负责人和其他人员都表现出务实、创新、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和干劲,社区党建工作发展势态良好,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党务工作中,王海霞始终围绕“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发挥网格交织互动作用,使党员发挥好了模范先锋作用。依托网格“能人”,发挥好党员志愿者作用,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将各类人才编制成“能人库”,这些“能人”志愿者分布在各个支部网格中,担当着扶贫济困、绿色环保、纠纷调解等多项服务任务。他们交织互动,满足居民服务需求,建起了一套党员服务居民网络。工作之余,王海霞协同志愿者主动帮助社区内的空巢老人,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清理房间,用充满人性化的关怀,感化、帮扶着贫困居民。她还与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多次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送去关爱和温暖。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