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郭珺:乡亲们真是打心眼儿里感谢她

2016-10-28 11:30: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她用一颗医者仁心,诠释了新时代的扶贫精神;

  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南山村脱贫攻坚的大旗;

  她用双脚丈量土地,走遍了南山村的家家户户;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她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用一件件实事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信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维护村民利益,全心全意为村民排忧解难……她,就是市中心医院驻古县古阳镇南山村“第一书记”郭珺。

  医疗扶贫 送去健康与温暖

  10月18日,深秋的凌晨,天还未亮,大地仍沉睡在夜色中,记者一行跟随郭珺踏上了医疗扶贫的征程。道路崎岖,天色昏暗,作为女司机的“第一书记”郭珺却驾驶熟练,她笑着说:“这条路,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路口,都已经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来到古阳镇医院,医疗队专家们不顾旅途疲劳,摆放好医疗检测设备后,立刻进入工作状态。郭珺井井有条地组织南山村村民前来参加体检,同时协调前来义诊的专家与当地卫生所的工作人员对接。不一会儿,村民们排起了长龙,挨个在门口领取体检表,秩序井然。医务人员悉心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做心电图,同时进行专业诊断,认真地回答村民们的健康咨询,并宣传了有关医疗卫生服务的惠民政策。

  在入户走访时,郭珺发现不少村民尤其是老年人防病、治病观念比较淡薄,医疗知识匮乏,部分村民身患疾病却得不到及时治疗,还有不少家庭因病致贫。了解到这一情况,她联系所属单位市中心医院,第一时间反映了村里的实际情况。院方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派出了该院的各科室专家来村义诊。

  对于此次体检,市中心医院纪委书记孙国虎说:“这次体检更加精细化,项目全面,包括了血液检测、血压、心电图、B超、胸透等多个方面。”在体检结束后,南山村308位村民的体检结果录入电脑,并成立个人档案。

  “郭书记,您来啦?”50岁的村民段其龙高兴地与郭珺打招呼。“你现在恢复得咋样?定期去检查吧?”郭珺问道。“现在已经基本上没啥大问题了,多亏您帮忙联系医院。”段其龙笑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吧。”打完招呼后,郭珺又去给村民们倒水了……

  体检和会诊结束后,村民房国海说:“平时我们要看病,去趟县城也不容易,今天多亏郭书记为我们请来这些专家,这离我们村很近,非常方便,看病不用花钱,真好!”63岁的村民乔秋梅赞叹道:“这次活动办得真好,我们村大伙儿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都非常高兴,打心眼里感谢郭书记。”

  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国贵帮忙回收村民的体检表,他笑着说:“开展此次医疗扶贫下乡义诊活动,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对贫困户脱贫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精准扶贫 当好村民的贴心人

  “我是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感情驻村的。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就应该端正思想、安心驻村。既要下得去,还要下得深。”这是郭珺在入村时为自己立下的誓言。

  结合南山村实际,她认真开展摸底调研工作,采取入户座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研讨会、吸取采纳好的建议等方式,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在充分摸底调研和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将建议和想法向南山村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积极向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尽可能的争取政策帮扶,解决村内的实际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积极协调,市中心医院在了解到南山村的情况后,决定在今年对南山村全体村民就医打开绿色通道,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就医时给予适当照顾,对于就医的贫困户门诊检查费用全部减免,贫困户中白内障手术住院费用全部减免。贫困户房庆艮家就是其中受益的一户。

  “是您让我父亲重见光明的,感谢您。”说起父亲的病情,43岁的村民房国彦至今记忆犹新,他父亲在去年5月检查出来患有严重的白内障。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年迈的房庆艮一直忍受病痛。在郭珺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便与房庆艮联系,询问他的病情,并帮助他享受到优惠政策,手术住院费用全部减免。

  当问起她对于“第一书记”这个角色有什么认识时,郭珺动容了,她说:“做农村工作,首要的就是群众工作。处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需要带着群众感情。在制定新的规划、进行决策时,一定要多想想,村民最需要什么、最困难的是什么,在脑海中要时刻绷紧‘为人民服务’这根弦。”

  产业扶贫 为集体经济辟新径

  南山村位于古阳镇西部,是该镇唯一的贫困村,村集体无经济收入来源,全村共252户,而贫困户就达到一半以上。原本依靠煤炭的小村庄如今依稀还看得出曾经的辉煌,只是如今却变成无收入的贫困村。“原先以煤为生的村民们在心理上落差感很大,然而很多人却无一技之长,年轻人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妇女在家里。”行走在南山村的小路上,郭珺说起了村里的情况。

  为了让村集体经济“破零”,走出一条新的致富路,郭珺协调派出单位市中心医院,出资1万元从翼城购买了2300只土鸡苗。今年6月中旬,这些鸡苗投放到贫困户家中,预计一年收益总计为10万元,帮扶65户村民脱贫。对于下一步的计划,郭珺说:“为了让这个产业链持续运作,扶贫队将在后续帮助销售鸡蛋和成鸡,让养鸡的村民不为销售发愁,将帮扶进行到底。”

  在了解到光伏扶贫项目后,她积极协调推动光伏发电工作。今年,南山村已完成光伏发电的报名,前期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平整用地3亩地已经准备就绪。光伏发电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左右。

  为了让留守的老人和妇女有一技之长,增加收入,郭珺给留守的老人妇女寻找项目。目前,她正在跟古县妇联积极接洽,希望早日找到合适的项目。

  去年冬天,当看到一些村民没有过冬的衣物,一些孩子缺乏书籍时,郭珺心疼了,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为村民们筹集“物资”。她身体力行,把家里的一些衣物和孩子的书籍打包为贫困户送去,同时积极组织单位同事以及朋友们进行爱心捐赠。去年年底,她将所有的“物资”打包整理好,送到南山村,为村民送去爱心。

  如今,对于农村工作,郭珺有了新的认识:“只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才能明白农村工作任务多么艰巨;只有扑下身子,方能在村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进而打动、感召他们。

  作为‘第一书记’,我们要始终把村民放在心中,把党的精神、驻村的工作意图和思路融入村民心里。”作为组织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整个派出单位,真正做到在村感情真、纪律严、作风实,用实际行动展现“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记者 王婧 实习生 曹蓉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