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乔振群:“再支教一年,把学生送到大学”

2016-11-04 10:18: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再支教一年,把学生送到大学”

——记襄汾中学援疆支教老师乔振群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19日,笔者见到乔振群老师的时候,他正在新疆新湖农场中学高中部的会议室里开展教研活动,几个年轻的老师围坐在他旁边,乔振群耐心细致地边画图示边讲解,一一解答着大家的问题。

  “我们提的问题无论难易,乔老师都特别有耐心,这样的教研活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年轻的程小帆老师快人快语道。

  临汾市是新湖农场的对口援建单位,作为临汾市重点中学的襄汾中学和新湖一中结为了友好学校。2015年8月,在襄汾中学教了二十多年生物的乔振群得知学校要选派两名教师到新疆进行支教,他找到校长第一个报名要求来新湖。

  回到家后,乔振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病退在家的妻子以及两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都表示不希望他到离家几千公里的新疆支教。

  “我教了二十多年的书,现在难得有去新疆支教的机会,我愿意为援疆做一点贡献。”在说服了家人后,乔振群将年迈的母亲送到了妹妹家,毅然踏上了援疆支教之路。

  来到新湖一中后,乔振群担任了高二尖子班和实验班的生物课老师。生物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乔振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取多举身边的例子,多引导学生观察,灵活掌握知识的办法进行教学,课堂上,乔振群善于启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学生互动交流,气氛十分活跃,深受学生的喜爱。

  “不仅要教好学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为新湖一中培养更多的年轻老师,把自己的知识留下来。”采访中,乔振群说道。

  25岁的程小帆和李丽霞是2015年来到一中的特岗生物老师,在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拜师结对活动中,有着丰富的生物教学经验的乔振群成了她们的师傅。为了帮助青年老师尽快掌握教学技巧,每上一堂新课,乔振群都采取互相听课评课的方式及时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利用课余时间给她们指导备课,每周还开展教研活动,互相交流,现场点评,帮助年轻老师尽快成长进步。

  “每次讲新课前我们都会去听乔老师的课,有了乔老师的指导,给学生上课心里才有底。”程小帆深有感触地说。

  很快,性格开朗的乔振群就和很多老师成为了朋友,看到他每天走一公里多路往返宿舍和学校,同事推来了家里的自行车给他用。每节下课,乔振群的杯子里都会有同事提前泡好的茶水,这些都让他十分感动。

  乔振群也是个热心肠的人,办公室的同事有事或请假,他都主动要求帮忙代课。2015年冬季,高三生物老师葛俊香外出学习,乔振群承担起她的教学任务,每天早出晚归,课时最多的时候,每天要给高二、高三两个年级上5节课和1节晚自习,有时候忙的连晚饭都顾不上吃。

  2015年寒假,学校安排各科老师给尖子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补课,为了不耽误教学,乔振群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妻子只好带着女儿从山西赶来,一家才过了一个团圆年。

  今年7月,一年的支教就要结束了,同事们都挽留他再来支教一年,乔振群也一直在犹豫纠结中。一天,在尖子班的生物课上,学生聂世勇站了起来,依依不舍地问:“乔老师,您下学期还会来吗,我想让您再教一年,把我送到大学。”这时,班里的学生齐声喊道:“乔老师,再教我们一年吧!”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乔振群的眼睛湿润了,当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再支教一年,把这批学生带到高三、送到大学。

  就这样,今年8月暑假结束后,乔振群向襄汾中学提出了再支教一年的申请,并带着妻子一起来到了新湖,农场给他们安排了一套公寓居住。

  “我和这里的老师学生有割舍不断的情谊,两年的支教将成为我最难忘的人生经历。”乔振群饱含深情地说。

  在新疆生活的一年多时间里,乔振群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对新疆、对兵团、对新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研究军垦文化。每逢假期,他都会到农场周边、军垦博物馆、伊犁、喀纳斯等地走走看看,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并经常给新来支教的老师和学校招录的特岗老师讲兵团的发展史,如今,老师们都称他“兵团通”。

  从太行山麓到天山南北,从三晋大地到西部边陲,尽管相隔3000多公里,但两地人民却一脉相承、相互融合。自2012年临汾市援建新湖农场以来,有十多名援疆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不远千里来到新湖,在教育、卫生等各行各业默默地为援疆事业做着贡献,成为传播文化技术、增进交流的使者。(春晓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