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村医许玲香:习惯,已成为一种责任......

2016-11-10 11:47: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许玲香正在为村民诊治。

  临汾新闻网讯 有人说,如果一件事情你坚持做21天,那么这件事情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如果一件事坚持做20多年,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成为了一种责任。翼城县里砦镇张桥村的乡村医生许玲香,20多年来把治病救人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帮助许多村民解除了病痛。

  许玲香的从医路还要从小时候说起。当时许玲香刚刚14岁,得了急病,家里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后经人介绍,找到一位老中医为她治好了病。当下许玲香就决定,要学习中医。于是,她向老中医借来相关书籍开始了她的学医之路。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许玲香就抱着书“啃”起来。有一次,母亲让许玲香去放羊,她拿着医书坐在一边看得入迷,竟没发现羊不见了。母亲忙完地里的活后发现羊丢了,一气之下夺过许玲香手中的书撕了个粉碎。书是借别人的,这该怎么办?许玲香急得哇哇大哭。她的父亲得知此事后,专门到市里书店为她购置了一套医学书籍。得到父亲的支持,许玲香更加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1996年,许玲香从临汾卫校学成归来,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她的卫生所开业了,可却无人问津。乡亲们看到这样一个身材娇小、一脸稚气的黄毛丫头,对她的医术犯了嘀咕。为了让父老乡亲们对她有信心,许玲香就走进各家各户上门为大家检查身体,并为经济困难的家庭免费送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

  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人突发感冒,因随意服药导致用药过量,许玲香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并送其住院治疗使老人脱离了危险。此后,每每提及此事,老人的家人都充满感激之情。

  邻村的刘大姐只要提起许玲香,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许医生是我们家的恩人,我家小女儿的命是许医生给救的”。刘大姐的女儿一岁半那年得了肺炎,在其他医院治疗无果后,医院建议他们放弃。刘大姐不甘心,到处求医,最后经人介绍来到了许玲香的诊所。一进诊所刘大姐就一个劲儿地说,“医生,救救我的女儿,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能接受,就是麻烦你再认真看看。”许玲香经过仔细查看,为小女孩制订了治疗方案。经过七八天悉心的治疗和照顾,女孩的病奇迹般地痊愈。之后,刘大姐一家特意送来锦旗对许玲香表示感谢。

  “她呀,整天待在诊所里,一下都舍不得离开,只怕患者找不到她。平时街都不上,衣服都是我们给捎的。”一位村民指指许玲香白大褂里的羊毛衫,“看,她身上这件就是我给捎的呢。她把患者当亲人,特别热情,看病总是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这是乡亲们对许玲香一致的肯定。

  从医多年来,许玲香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无时无刻不想着村民。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肩负着全村群众健康的责任,许玲香紧跟国家的政策步伐,致力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宣传医改政策,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村民健康档案。2009年,村民健康体检工作铺开,服务人群增至近2000人。刚开始那阵子,许玲香天天不着家,每天挨家挨户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还要定期为他们做检查……每天从太阳升起忙到夜幕降临。回家后,还要把掌握到的信息全部录入到电脑中,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许玲香用电脑录入时,因敲字慢,在电脑前忙到十一二点不睡觉也是常事,现在全村每户村民家的基本信息她都全部掌握。

  现在,慕名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最让许玲香感到欣慰的是,村民们都和她很亲,来她这儿看病时,都愿意和她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

  “乡亲们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许玲香的心声,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