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9月28日那天,我接到河南郑州王立建律师的电话,说他陪着老岳父张广祥回到洪洞,已经住在金梓园酒店1305房间。我告诉他下午五点过去看望他们。
当我如约走进他们的房间时,张老已红光满面地站到门口迎接我。我激动得握紧他的双手,询问他高寿几何,他声音洪亮地回答我92岁了。凝望着这位精神矍铄的老领导,我心中肃然起敬。
我与张老是相识二十多年的忘年交,常有书信、电话往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洪洞县召开的两次党史研究座谈会和抢救国宝《赵城经藏》座谈会,他都曾回过洪洞参会。得知他这次回来后已赴老家圣王村纪念了抗战牺牲的10位战友,次日还要到赵城凤凰广场解放赵城纪念碑下悼念牺牲的革命烈士时,我心中更生出敬佩之情,真实地体会到,什么叫不忘初心。看到一位抗战时在赵城县政府民政科工作的老领导、一位亲历解放赵城战斗的老战士,在时隔七十年后仍然惦记着抗敌御寇、英勇牺牲的战友,仍然惦记着1946年8月第一次解放赵城在明姜村镌刻的解放纪念碑,我更是感慨万千。
不忘初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坚守。张广祥同志1948年南下到河南,曾任登封县县委副书记、邓县革委会主任、洛阳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洛阳地区史志办主任、洛阳市人大副主任。在职期间他主持编撰了近1200万字的《洛阳市志》,曾专程回洪洞转交给我全套18册《洛阳市志》由我转交给县档案局收存;又曾经转交给我《赵城革命战斗史料》50本,让我分送给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和有关单位;还曾经寄给我有关《抢救赵城经藏资料汇编》,对我们研究《赵城经藏》的课题起到了指导和帮助作用。一位在外工作大半生的老革命,始终关心家乡建设,始终关注家乡的文化历史,实属难能可贵。
不忘初心是一种持恒的精神追求。河南滦川是全国十佳旅游先进单位,在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建设了抱犊寨战斗遗址。抱犊寨战斗是在人民解放军解放豫西,形成晋冀鲁豫解放区全面解放连成一片时,国民党残兵顽固坚守的最后一个据点。参加此次战斗的是原太岳区陈赓麾下的二十二旅六十四团二营。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先前其他部队,几次都未攻克。当任务落实到二营头上时,全体指战员立下军令状,一定要解放抱犊寨。二营前身是抗日时的赵城县大队,是一支敢打必胜的部伍。面对海拔近两千米的崇山峻岭,面对敌人的明碉暗堡,二营战士严密防守,经过几次失利、多次奇袭强攻,终于全歼这股残匪。当解放抱犊寨烈士纪念碑落成纪念日时,张广祥、十四军的老战士和洪洞县委、县政府派的代表参加了竣工仪式。当时我代表洪洞县前去参加,亲眼目睹了高耸入云的纪念碑,认真浏览了镌刻于碑阴的洪洞籍烈士的名单,聆听了张广祥同志悼念战友和老乡的致词,深深地理解了他不忘初心的内心世界。
不忘初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张广祥同志八十岁那年回洪洞时,我和其他人士曾为他祝寿,至今他还能记得我给他送的生日蛋糕。他告诉我为研究洪洞的历史所出的书、所印的资料全是他自己掏的钱,并亲自撰稿、校对,为了搞清楚当年赵城县的许多重大事件,他常年保持与洪洞县一些老领导吴宸、杨少桥、杨泽生、李之敬、刘骞等书信往来。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洛阳市分给老干部每人一套房子,需要交十五万元,他凑不起钱没要房子,惹得老伴有意见。现在这房子值一百多万元,但他从不后悔。他历次回家乡都是女婿王立建开车,女儿陪着他,不花公家的钱,从不让公家报销。次日,他又去参观了韩略战斗烈士陵园,重温当年那场著名的歼灭日军伏击战。9月30日上午,几乎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烈士日纪念活动的同时,张广祥同志拿出自己保存的原赵城地区十几通纪念碑的拓片,悬挂在解放赵城纪念碑亭的周边,与赵城镇、县三晋文化研究会、赵城文化研究会的诸位同志,共同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深深地行三鞠躬大礼,完成了自己为本次返家乡所设定的程序与议程,围观的人对他钦佩不已。我也在深思,这位92岁高龄的老人他图什么呢?他的这种行为举措寄托着什么?期盼着什么呢?
思前想后我明白了,张广祥的生命和行动是畅游在无私的、崇高的、共产党人的高尚境界和精神家园之中的,他用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真正内涵。(晋廷瑞)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