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河津市中心区好又多购物广场,众多小吃店琳琅满目,“煎饼食刻”便是其中之一。来来往往的人群,前来买煎饼的人还真不少,小店的生意算是红火。而正在娴熟地摊煎饼的店主李国是一位“80后”,曾是霍州煤电集团晋南煤业公司杜家沟煤业的矿工。
创业:非一时冲动 是有谋而动
稳重、朴实、话不多,是李国给人的第一印象。谈及创业经历,李国娓娓道来。在大学期间,他首次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房屋中介项目,熟悉了创业门道,并积累了一定经验。正是这次经历,让创业的种子深深埋在了李国的心里。
毕业后,李国成为了杜家沟煤业调度室的一名技术员。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是看创业故事,研究创业项目。虽说创业的念头从未断过,但由于工作稳定、生活压力小,创业仍旧只是李国心中的一个梦。
2014年10月,受严峻的煤炭行业形势影响,杜家沟煤业开始轮休放假。每月只能领到基本生活费、孩子在渐渐成长、年轻人日常开销又大、生活压力剧增,李国心里打鼓:“这下没有退路了,没钱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必须要干点啥儿赚钱养家了……”
此刻,创业的种子萌芽生长了。李国很清楚创业并不容易,总是默默地给自己打气: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不能太依赖别人,也不能怕失败,年轻要有股闯劲儿。
虽然父母不在身旁,却不支持儿子创业的想法。老两口念叨着,咱家条件也不错,没必要去折腾,让自己那么辛苦,找个稳定点的工作就行了。用了两天时间,李国成功说服了父母。与父母不同,妻子和李国一样,心里早有创业的念想了。得到爱人的鼓励和支持,李国的内心更加坚定。
谋定而动。生活中衣食住行缺一不可,考虑到资金、技术、营销、市场等诸多因素,李国决定从饮食项目着手创业。
开业:天天练摊饼 顿顿炒饼丝
目光聚焦于特色小吃,李国走了出去。河北、河南、北京、西安,这是李国用了20多天考察创业项目的足迹。
在北京考察时,李国无意间发现了煎饼。驻足在特色煎饼店前,看着开心吃着煎饼的人们,李国触动很深。煎饼属于中国传统美食,在快餐时代依然经久不衰,加之自己所在地区都是流动式煎饼摊,没有一家特色煎饼店,这恰好是最佳的创业项目。
在众多质疑的目光中,李国经过刷信用卡、向朋友借款等方式,筹措到了第一笔5万元的创业资金。他再次来到北京,用了一周时间在美妙食刻煎饼总店系统学习了相关流程和技术。
学会和做好是两回事。为做好煎饼,他和妻子在家反复练习。摊煎饼最难的是要把面皮摊得既薄又圆,仅仅是练习摊面皮,小两口每天就得摊饼近300张。除了送给亲朋品尝外,剩下的全部得自己消化。李国笑着说:“那四五天里,我们家基本上天天吃炒饼丝。”
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李国对调酱、拌面、佐料等环节技术进行了创新改进,在保证干净、营养、实惠、方便的宗旨上,形成了专属的煎饼技艺。
如何才能把传统美食做成特色品牌?这个问题困扰着李国。每个夜晚,他都在思量着:做品牌加盟商比较轻松,但是货源、技术都需要总店支持,局限性太大,还是得自创品牌。于是煎饼食刻诞生了,从创意、品牌标志、技术、店面设计等都是自创。
准备开店时,市中心新生商场一个3平方米多的小窗口铺面,租金一年就一万五。慎重考虑后,李国依然选择在繁华地段开店,咬牙租了下来。在他看来,租金是次要的,把品牌、市场、口碑做起来才是重要的。
2015年元旦前夕,李国的煎饼食刻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顺利开业。刚起步时,恰逢过节,顾客多得排起长队,李国总是忙到晚上10点多才能收摊。苦一点、累一点,都不算什么,为自己打工,李国享受其中。
2016年,李国又在好又多购物广场开了一家分店,继续扩大市场范围和推广品牌。
营业:口碑很重要 品牌要推广
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经历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经过开业初期的红火后,随着炎炎夏季的到来,大家不爱吃热乎的煎饼了,李国迎来了小店的第一个淡季。
看着不景气的生意,李国有些着急了。他重新调整了煎饼口味,重点推广紫米、黑米、菠菜等6种大众喜爱的煎饼。不仅如此,他再赴西安考察冷饮项目,增加了特色酸梅汤。与此同时,小店推广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加之煎饼、豆浆、酸梅汤的配套销售,不到一个月时间,店里的生意又慢慢好转了。
口碑很重要,品牌也要推广。第二家分店虽说开业了,但是老顾客还是习惯性的去老店消费。李国通过美团、微信朋友圈、发传单等多种方式,反复告诉告知顾客新店位置,既方便就近消费,又更好地推广品牌。
事业慢慢做大做强后,单纯靠夫妻二人经营,加之需要照顾陪伴孩子,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们招聘了两名职工,将卫生与服务做到最好。李国说:“卫生与服务是我最看重的,哪怕招不到员工,我自己硬撑着,也不能把品牌砸了。”看到李国的成功,一些朋友、同事陆续询问着加盟事宜,李国很是高兴。
如今,李国除了自己的两个小店,还分别在运城、临汾、万荣、芮城有了区域加盟商。他信心十足地说:“今年我的目标是想让运城地区的每一个县都有品牌加盟商,让大家都能享受美味的煎饼食刻。”
“我拥有梦想的力量,抵挡怀疑我的目光。”电影《煎饼侠》中的这句话,反复激励着李国执着地走在创业路上。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李国就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奋进的“煎饼侠”。(葛锋)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