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鹿文源:三亩地种植梦想 线上线下弥漫枣香

2016-11-30 10:41: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鹿文源(中)和他的伙伴们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周珂君

  临汾新闻网讯 把优质农产品置于互联网的风口,借助微信平台引导客流,“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如何落地?80后小伙鹿文源用一年的创业实践给出了一组销售数据:枣片每月3万罐,苹果每月3万公斤,红薯每月两万公斤……

  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很多人都在探索,鹿文源不是走得最顺的,却是最踏实的;不是走得最快的,却是最适合农村的,他坚信,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交互平台,农产品一定会被赋予新的价值,传统农业也会迎来新的春天。

  办公司打品牌,深沟枣香弥漫线上线下

  2015年8月,在南方营销市场打拼了十几年的曲沃农家小伙儿鹿文源回乡创业,把目光定位在“互联网+农业”。“我是农村的孩子,我了解农村的现状,我要用互联网赋予农产品一个新的价值,让农民活得更有尊严。”创业之初的鹿文源想法很大胆。

  襄汾县新城镇官滩村位于汾河下游东岸,地势低洼,虽藏匿在深沟里,却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800多年前,镇守汾河的官兵开始栽种枣树,渐渐形成枣林。明清两朝,官滩枣曾作为“贡品”上缴皇宫,还被评定为“山西十大名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全村有不同树龄的枣树40余万株,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依托官滩枣优良的品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线上线下同步推介,靠系列枣产品打开市场。”鹿文源思路清晰,说干就干。他先后投资100余万元,以“三亩地”为商标,把“山西聚源良农产品有限公司”落户到官滩村。

  2015年8月13日,鹿文源与合伙人在村里闲置已久的“枣厂”办公,对厂区进行重新规划。同时,请上海、深圳专业农产品包装、设计机构进行包装。

  办公区装修、收购鲜枣、签订长期购枣协议、招聘工人、购置洗枣设备……鹿文源忙得不可开交。

  洗枣、切片、烘干,鹿文源与工人一起干,一方面节省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严格把控质量,“官滩枣含铁量高,甜度大,切片黏刀,损耗相对就大。”鹿文源指着一瓶包装好的枣片介绍,“别家的枣片是圆的,咱家是长条形的,就是因为官滩枣糖丝长,刀切下去挤成条状就黏住了,恢复不到圆形的状态,不过这也恰好体现了它的高品质。”

  当年12月,鹿文源的枣片开始销售,引起市场强烈反响,供不应求,仅2015年年底的20多天里,鹿文源就卖了近20万元。

  “电商无域,世界知道‘三亩地’。”“三亩地”的宣传语透露出鹿文源的“野心”:他要把品牌推广到世界各地。这既要靠品质,还要靠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他又带领团队开发了枣夹核桃、枣花蜂蜜、酒枣等系列红枣产品,通过网络社区分享、微信、微商城、大V推介等方式远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2016年,鹿文源又开始在流通领域做文章,他投资7万元,在108国道襄汾与曲沃交界处打广告,枣片顺利入驻曲沃快乐购超市、侯马家和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讲信誉拓圈子,畅通渠道打造经销商团队

  “电商、微商与传统零售之间并不矛盾,我开售实体店占领本土市场,同时又通过微信平台来引导客流,微商原本就是互联网发展后社交工具衍生的附属品,可以说微信让‘互联网+’更加落地。”鹿文源对“互联网+”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是一场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一场传统营销方式的变革。

  鹿文源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以红枣系列产品为主打,把襄汾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我一边提水,同时又修一截渠,我把渠道打通后,就不用再去提水了。”鹿文源把网络销售形象地比喻成水和渠的关系。“品质是水,团队是渠。”好品质需要诚信经营,好团队要靠有效管理。

  “做电商,信誉是第一位的。”鹿文源深知这一点,他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也近乎严苛。卖枣片,他从收购到生产、包装全程参与,枣子多大,烘干温度多高,都有严格标准,确保成品的甜度、脆度、口感最佳;卖苹果,他推出“无忧消费”活动,如果运输中有磕碰,按均价赔付,如果口感不好,那么苹果留给客户,钱全部退回;卖红薯,他起早贪黑待在地里,以高于市场15%的价格对红薯进行收购,时间长了,村民渐渐对他有了了解。“看,那个文静的小伙子要收好红薯哩……”

  产品质量过硬,销售渠道才能畅通。鹿文源参加了“樊登读书会”“逻辑思维”等国内知名社群,这些社群人数都在三四百人左右,并且几乎每个省份、每个市都有分群。“社群是一个强关系,做成一单生意,就要树立一个口碑,交一个朋友。一旦客户对你信赖了,就会主动帮忙宣传、推介,那么不管你再卖什么产品,他都会购买,也会推荐身边的人购买。因为他对你这个人放心,从而对你的产品也放心。”谈起销售,鹿文源兴致勃勃。

  打通渠道,鹿文源还花大力气经营了一只经销商团队。他把经销商分成三级代理,级别不同拿货价钱不同。7月份,鹿文源开始卖“嘎啦苹果”,整箱零售价统一定为49元,一级代理商拿货价为34元、二级38元、三级41元。这样经销商能够赚到钱,积极性就高,尤其是一级代理,他们可以自己建群、带团队,发展更多的二级、三级代理商。目前,鹿文源的一级代理商已经达到152家,销售嘎啦苹果的20多天里,日平均销售达到400多单。

  “我的经销商赚到钱了。”鹿文源说,这是创业一年来他最开心的事。这意味着他的网络销售体系已经建成,渠道已经打通,只要他有好产品,就能顺着这张销售大网,同步卖到全国各地。

  用样本做示范,物联模式引领产业升级

  苹果、核桃、蜂蜜、土鸡蛋……“三亩地”涉足的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如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整个襄汾县农产品整体品质,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成为鹿文源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从枣出发,也从枣做起。今年年初,鹿文源在枣厂附近流转了55亩土地,用其中的一亩枣林作为样本,在网络上发起了一场枣树认领活动。客户只需付198元钱,就可以认领一棵30年树龄的枣树,这些枣树全程不打农药,旋耕、除草全靠人工完成。每棵树上都悬挂着认养人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对亲朋好友的寄语。认养人会定期收到他们认领的枣树开花、施肥、结果、物理防治病虫害的实时微视频,还会收到“三亩地”在特定时间送出的蜂蜜、鲜枣、酒枣和枣片。不久,枣林里的129棵树全部被认领。把互联网延伸到了物联网,鹿文源用这一亩地创造了两万元的经济价值。

  用一亩枣林搞“物联网”,这不是鹿文源的“雄心”,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把官滩村所有的枣树进行改造升级,收罗到他的“帐下”。这才是鹿文源的心中的“战略版图”。

  心中有梦,稳步前行。

  “枣树的栽植要通风,株距、行距都有规定,栽得太密、太疏都不行。可是群众舍不得砍树、舍不得砍枝,认为越密结枣越多,导致虫害增加、农药用量加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此,鹿文源很心痛也很无奈,他把从村里流转的土地划出一小部分,按照全新的模式进行管理,打造样板,“群众不愿意做的,只能我们来做,我们给群众做示范,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整个红枣产业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

  做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规划作为方向。鹿文源对公司的未来有着自己的设想:在产品打造上,延伸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定期推出新产品,在枣片中加入姜丝、黑糖,走高端产品的路线;推出袋装、小包装等新的包装形式,更便于出行携带。在公司建设上,走观光农业新模式,流转500余亩土地,开发群众废弃的土窑,规划了林下养殖区、枣博园、农家乐等区域。从全国各地征集了100多个枣树品种,明年开春开始进行嫁接,预计两年内完成。在营销上,紧跟互联网营销新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进一步做大物联网运行模式,给农产品插上翅膀。

  “互联网上卖红枣,是我创业的起点,把襄汾特色农产品卖到全世界,让互联网赋予农产品新价值,才是我最终的目的。”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鹿文源欣然应战……

  编后 从农村到城市长见识、学真经;再从城市到农村搞服务、拓新路,80后小伙儿鹿文源在“三亩地”里大显身手,利用现代思维和电商渠道,使优质农产品插上翅膀飞往全国各地,既为当地农民传授了新理念、新途径,服务了农村经济,也成功摸索出一条村庄“互联网+”之路,使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毛泽东他老人家说过,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农业产品要升级,销售渠道要拓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和渗透。那里天地广阔、机会多多,鹿文源的探索和实践值得苦于无用武之地的专业人才和创业无门的待业青年学习和效仿。 (沈宗珍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