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孙英爱:把温暖送到老人的心窝

2016-11-29 11:14: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63岁,在很多人眼里已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可是孙英爱俨然不知老为何年,她以一颗无私奉献的博爱之心服老助老,将退休生活过得别样精彩。

  从临汾电校退休之后,家住临汾的孙英爱经常在市区平阳广场唱歌、跳舞,时间久了,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除了文化娱乐,大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孙英爱与几个要好的姐妹合计:要不做公益吧,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孤寡困难老人需要帮扶,咱们更知道老人最需要什么。就这样,大家一拍即合,并最先把帮扶点选在了敬老院。她们经常带着编排好的节目在敬老院慰问演出,给老人们带去欢声笑语的同时,还给老人们洗头、理发、剪指甲、洗脚……真正把温暖送进了老人的心窝里。

  2012年,这支敬老爱老的公益队伍有了自己的名字:老龄志愿服务队,孙英爱是负责人之一。队伍在2014年又更名为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这是一支从广场发展起来的队伍,因为没有办公地点,每有活动安排时,大家就聚在广场商议,“广场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我们会定期在广场大扫除,这里的每一节栏杆,每一块砖我们都非常爱护。”孙英爱笑着说道。

  2013年起,老龄志愿服务队在每年冬天都会组织一次高龄孤寡空巢老人慰问活动,为确定慰问对象,孙英爱与其他几位负责人挨个街道、社区走访调查,孙英爱记得非常清楚,第一次去临钢二区时,当时刚刚下过一场雪,路远又滑,他们一行人骑着自行车,带着被子、棉服等慰问品,战战兢兢地骑行在路上。当时已近年关,别人都在准备年货,他们却跑遍了市区的大小社区,“大过年的,看到那些老人孤孤单单的,咱心里不落忍,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老人家开心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孙英爱说出了每一位老龄志愿者最朴实的心愿。

  2014年志愿服务队更名为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后,尧都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为其提供了一间办公室,这让孙英爱他们激动不已,终于有了间像样的办公地点。这支队伍既是志愿服务队,又是文化宣传队,平常大大小小的事还真不少,为方便办事,孙英爱把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她性子急,马上就办是她的做事风格。自加入这支队伍后,孙英爱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不求回报,乐此不疲。“我每天早上出门前要把午饭材料准备好,指不定要忙到什么时候,提前准备好回来炒了菜就能吃,省很多时间。”孙英爱把每分每秒都过得精细。

  孙英爱虽然一天天地不着家,但家人都特别支持她的这份事业,只是哪天天气不好了,老伴会提醒她出门小心,“刚开始他们也劝我天气不好别出门,但是不管用呀,家里我说了算。”孙英爱用特骄傲的语气跟记者说。“咱们这没有办公经费,平常缺啥少啥都是大家凑钱买,英爱就经常把家里的东西往这里拿,你看电热水壶、电风扇啥的都是英爱的。有时候英爱还带着老伴来帮忙,修凳子、按插座、换门锁等等,都干得利利索索的。”采访时,一旁的王新民大爷忍不住插话。去年10月,孙英爱的儿媳妇生孩子时正赶上敬老月社区行公益活动,孙英爱晚上在医院照顾孙子,白天还要去参加活动,儿媳妇出院后,孙英爱干脆请人帮忙照顾,为的就是不耽误活动,“有好多事需要调剂,还要排节目,咱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耽误集体的事,你说对不对。”

  今年5月孙英爱做了膝关节镜手术,其实她的膝关节已经疼了有段时间了,但她担心手术后再也站不起来,一直拖到不能走路才肯手术。“这几年骑着车子在外面跑,落下了病根,老了毛病也多了,其实我们这里的人差不多都是带病上岗,大家都在坚持,我这不算什么。”对于自己的病情,孙英爱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过。

  每一天,孙英爱都很忙,忙到儿子想带她出去旅游她都腾不出时间。只有公心,没有私心;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没有余热,也要生辉;不忘初心,造福社会,这是孙英爱和每一位老龄志愿者最朴实无华的内心写照。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