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张金科的浮山情怀

2016-12-15 10:15: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认识古稀老人张金科是2014年,那时《三晋石刻大全·浮山卷》刚刚出版,他手捧着厚厚的《三晋石刻大全·浮山卷》,好似抱着自己的孩子。今年12月10日,当他手捧《浮山县文物集锦》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与两年前相比,老人的精神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多了几道鱼尾纹。

  老骥伏枥志在浮山

  “为搜集出版《三晋石刻大全·浮山卷》资料,踏遍了浮山的山山水水。为整理再现浮山县文物,张金科用两年多的时间,行程千余公里,足迹遍布全县9个乡镇100余个村庄,收集文物16类580件,照片661张。”浮山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几位理事介绍。张金科身为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为所有会员带了个好头。

  当年初识张金科老人他已年过古稀,如今两年过去了,老人仍精神不减。当再次问他手机号是否变更时,他却反问“难道你忘了?”记者恍然大悟,他是一位身装“起搏器的老人”,手机信号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对他的身心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因素。在通讯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不带通讯工具游走于乡村,可以说是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张金科深有感触地说,文物是历史遗留的印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的文化资源。浮山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浮山物阜民丰,人杰地灵,从古至今,地上地下都存有丰富珍贵的文物。由于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加上保护措施滞后,不少珍贵文物不是丢失就是毁损。“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既无资金,又无交通工具,更没有专业技术的困难面前,想尽一切办法迈出了第一步。不曾想,这一步迈出去,变得不可停歇。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浮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同仁的鼓励和帮助下,资料一点点积攒起来。

  遗迹遗物展示文化

  “浮山三晋文化研究会成立5周年的日子就要到了,我们要做个小结,张金科副会长的《浮山县文物集锦》出版,也是研究会5年的成果。”该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奇志说,张金科的《浮山县文物集锦》是一部大书,该书的历史坐标跨越上下几千年,横越浮山960平方公里。

  一座座庙宇,有文字注解;一件件雕刻,标示着所在村庄;特殊的建筑,有详细的说明;就连一个小小的瓦当和陶器,都有它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还有文化艺术价值。

  这部书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风土人情和民俗,还反映了当时的工业、农业等水平。

  正是这些容易遗失的物品帮助人们认识浮山的远古时期,认识浮山的悠久文化和历史,让浮山人了解浮山,热爱自己的家乡。

  张金科老人介绍,该书包涵宫、观、寺庙、壁画、祠堂、遗址、城塞堡、塔、阁(门)楼、古建筑、戏台、影壁、桥、牌匾、水库、泊池、奇物、砖雕石刻等内容。这是一本文物资料性书籍,对研究浮山历史文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发展浮山的现代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有借鉴意义。

  “出于对浮山文化的热爱,出于对浮山的责任与担当,他默默挑起了收集浮山古文化、古建筑等文物的担子,在含金量颇高的这方沃土上探寻着浮山文物的信息与密码。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并享受着个中的快乐,也强化了他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这是众多浮山三晋文化研究者对张金科老人的褒奖。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