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他是安全教师“技术状元”;他的培训对象涵盖矿级、科级、队干、职工等各个层级;他常言“我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他就是霍州煤电职工培训教育中心教研室的徐杰。
扎根三尺讲台
2003年,徐杰刚走上讲台时,网络还没有普及,课程表、学生排名表、每节课的板书等都需要手写。费时、费力、无效率,有很多老师在抱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必须得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提高。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是一名好学生。徐杰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刚开始用计算机时,操作中常会出现死机、制作表格输入公式没反应等问题。于是,徐杰一一归纳出了很多快捷操作方式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徐杰已熟练掌握了视频剪辑技术、微课程等新教学方式,并将之嵌入到PPT讲义中,让培训对象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
作为老师,总会遇到比较“头疼”的学生。2005级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经常找不见人,这让作为班主任的徐杰十分担心。讲道理、增加沟通次数、家长劝说都无济于事。徐杰想到了一个办法——三人连锁,一人犯错同伴受罚,办法实施了一个多月,就有了初步成效,这个学生开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件事,徐杰认真反思,教学是双向的,做好自己的同时,应多从学生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所想,了解他们所需。
执教13年来,看着一批批学生走上岗位,徐杰很欣慰,觉得默默付出都是值得的。
传业授道解惑
作为从事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老师,徐杰今年主要培训科队级以上管理人员。如何在短期培训内让他们提高技能?徐杰反复思考着:讲得深了怕理解不了,讲得浅了又担心培训力度不够。带着问题,徐杰一次次走上讲台,既传授行业知识,也为自己答疑解惑。
“徐老师,你讲得采煤机矿上已经不用了,早就升级成新设备了,这些知识过时了。”随着矿井装备升级,徐杰为主力生产矿井人员培训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质疑。“我知道教材更新不及时,但是采煤机变化的只是滚筒直径增大了,功率提高了,控制系统信息化了,运行原理是不变的”“下堂课咱们就新旧设备对比学习一下”……课余时间徐杰总是自觉地坐在队干中,与之一起探讨。
“授课即是学习,我也致力于做一名工匠,为职工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了解矿井实际,反复查阅资料,徐杰不断充实自身,内化提高,使培训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实际化。
从今年开始,职工培训教育中心首次具备了为矿级领导干部培训的资质。首次上课前,徐杰又一次陷入了沉思:矿级领导干部的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能为他们讲点啥呢?一番思量后,徐杰把培训内容侧重于新标准规定、新发展趋势、新技术装备等方面,决定为他们查缺补漏,带来新的理念转变。
第一次上课讲授的是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然而,徐杰并没有讲规程,而是讲述了如何制定规程的。在此之前,徐杰参加了省内类似培训,掌握了规程制定的一些背景因素,便把自己所学的整理为讲义。比如《煤矿安全规程》第一条所提的《职业病防治法》,从条例上升为法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我们把职工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徐杰在培训中讲述的这些关键点,让领导干部从思想上对职业病防治引起了重视,领悟到了新的知识理念。
三尺讲台展示风采,当好知识的搬运工。如今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徐杰,依旧热爱着小小讲台,执着不悔地传业授道。
(葛锋)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