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百姓心间
——记古县南垣乡山头村“第一书记”王斌
临汾新闻网讯 在古县南垣乡山头村,一个熟悉的身影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农户家中,他就是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干部王斌,去年8月被选派到南垣乡山头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46岁的他扑下身子,以村为家,走遍了村里的每道梁、每条沟,立足岗位,真心融入农村工作,为这个省级贫困村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为村里争取到了百余万元的项目,一心为群众办事,与老百姓同命运共呼吸,村民都说:“王书记认真不认真,就看他的头发和胡子,一年间都变白了。”
真心实意为百姓
“山头村由东山头、西山头和下山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农户居住分散,新农村村镇建设难规划、功能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全村无任何水利设施,属于纯粹靠天吃饭的农业村。”王斌指着远处半山腰上散落的住户向记者介绍,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户24户,贫困人口82口,属于省级贫困村。
驻村后,在村党支部书记戴遵福的帮助下,王斌摸清村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文件精神,结合“三严三实”开好民主生活会,把学党章、做一名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根据农村党员流动性特点,加强联系,要求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并写出书面汇报材料。该村党员唐永革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基本上不开会,有的党员一年都见不上一次面,自从王斌住到村里后,三天两头学习、开会,时间久了,村委会大院里感觉有了活力了。”
王斌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真正实现山头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学习、入户宣传,抽调出思想正派、责任心强的年轻村民,配合派出所进行巡逻,做好了冬季防盗、森林防火准备工作。入村后,王斌同单位领导沟通,争取到两万多元,使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两间办公室和一间活动室重新进行了粉刷,外墙及围墙全部喷了涂料,护栏和大门刷了油漆,安装了防盗门和防盗窗,村委会的两块牌子换成了不锈钢,配备了新的办公设施,制度上墙,做了版面。同时,为村里捐赠了复印扫描一体机、打印纸、 篮球等用品。建设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
贴心为民办实事
山头村是市文化局帮扶的贫困村,在单位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王斌与村党支部书记戴遵福一起多次向扶贫局、财政局争取,今年建成100千瓦光伏发电1座,目前已经完成立项、征地、测量、规划设计,已经进入招标实施阶段。到时村集体每年预计收入10万元。争取资金12万多元完成了山头村下水道(排水沟)的改造。投资3万多元完成了山头村文化广场(篮球场)地面硬化,为村民健身锻炼、文化娱乐提供了保障,完成了土地改良50亩。
在往年单纯种植玉米的基础上,王斌通过市场调研、集体研究商定、村民资源,对山头村的种植产业进行了调整:玉米800余亩,改换优种;种植大豆200亩;种植西瓜80亩;新栽核桃园40亩,新栽地根核桃40亩,嫁接改良核桃1300余株;扩大林下药材——连翘的种植面积,在去年1830亩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1440亩;在秋季取得大丰收的同时,王斌帮助村民从临汾小麦研究所联系购买300多亩的优质小麦种子。
王斌聘请农、林、畜牧等两方面的专家,组织村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对山头村的村民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同时对村民进行创业指导,带动思想积极的青年共同创业。目前帮助村民朱川明投资12万元,建成千层绿珠棉被加工店,拓宽脱贫致富创业渠道。
临汾市体育局合并到文化局后,王斌结合单位的资源优势,在去年广场舞培训、参加古县农民运动会的基础上,今年3月24日,组织了《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走进南垣乡山头村》大型文化演出,参演人员达120余人,通过高水平演出和专业的指导,使群众的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王斌告诉记者:“今后还要争取搞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扶贫,在实施物质扶贫的同时,更进行精神扶贫、文化扶贫,真正实现农民的全面脱贫。”
一心为民谋福祉
土地确权关系到每户村民的切身利益,工作不细,遗留后患。王斌同省派土地确权工作人员一起,对山头村的土地进行了认真准确的定位。同每户村民认真核对自家的耕地及林地面积,逐一检查土地证、户口及身份证号,完善相关资料,确认无误后签字通过,顺利完成了山头村的土地确权工作。王斌为村里编了《山头村土地情况》,里面详细到每一口人的耕地现亩数、现块数,原亩数、原块数,每一组数据都是他亲自入户并深入地头了解后才确定的。戴遵福说:“他一来又是调研,又是写规划,还当起了统计员、党课老师,反正这些事情我是做不来。”
在关注五保户和低保老人的同时,通过入户了解发现村里有几户智障及精神病患者,王斌从临汾联系专家,免费进村入户为病人治疗,并建立了长期帮扶机制,带领村干部看望生病村民,关心群众疾苦,促和谐,树正气。山头村有一户村民,妻子残疾又是精神病患者,十多年了没有户口,收养了一名弃婴,已经七岁,也没有户口,多年未得到解决,现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因没有户口,办不了学籍,对孩子的升学及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使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斌积极和村干部一起帮助解决。目前已经同县公安局及派出所领导、古县民政局领导进行了多次沟通,争取尽快协同办理好此事,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王斌的桌子上,整齐地放着《山头村脱贫致富三年发展规划》《调研报告》《两委班子及党员情况》等,每一份内容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在他的驻村笔记里这样写着:要沉下来,不能浮躁,虚心向老干部和村民学习;要待得住,安心驻村,多了解,多接触,才能真正懂得村里需要什么,村民需要什么;要走出去,请进来,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实实在在为村里办点事,才能不辜负组织部门和单位领导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负村民的期盼,不有损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斌先后被市委干部下乡领导组授予“2015年度干部驻村帮扶先进个人”,被南垣乡党委、南垣乡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第一书记”,被古县县委授予“优秀农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王斌将带领支村委一班人,在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勤奋耕耘,会让山头人的明天更加幸福美好。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