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荀金花:古稀老人的环保行

2016-12-22 11:54: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古稀老人的环保行

——荀金花剪纸贴画环保展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废弃的鞋盒子、用过的宣传单、拆过的化妆品包装……这些在人们眼里一钱不值的垃圾,在这位古稀老人的巧手剪贴下竟然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向人们讲述着美丽的民间传说、抗日英雄的故事,诉说着环保的重要性……12月19日,75岁的荀金花剪纸贴画环保展在尧都区铁佛寺一亮相,就受到了市民的追捧。

  其实,老人布展时就感动了铁佛寺的工作人员。门房的大姐说:“真了不起,一个75岁的老人,竟然在没有暖气的展厅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布置了110幅剪贴画,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精神头!”当得知我是记者时,这位大姐拉着我的手:“老人的环保精神可该在报上好好说说……”

  12月18日下午,临汾晚报小记者团的100余名小记者走进了剪纸贴画环保展展厅。在《鸡毛信》《放牛郎王二小》《一个粗瓷大碗》等抗日英雄人物剪贴画前,小记者纷纷驻足观看,一边听荀金花奶奶讲革命故事,一边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小记者团带队的赵女士说:“本来是带孩子们来参观剪贴画的,却意外地让小记者们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并且增强了他们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这位奶奶让孩子们太感动了。” 在《西游记》环保剪贴画前,小记者们都被荀金花奶奶的作品逗乐了,画面上,孙悟空手搭凉棚望一座城市,“咦?怎么全是妖怪?”仔细一看,原来却是雾霾。荀金花奶奶抓住时机给孩子们普及环保知识,让孩子们知道,环保是全民的事,要减少大气污染,就要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等的排放。

  12月19日上午,一队来自河南平顶山煤矿的游客来到了剪纸贴画环保展现场,他们本来是来参观铁佛的,却被荀金华老人的剪纸贴画环保展吸引了眼球。当他们得知这些五彩斑斓、寓意深远的剪贴画竟然是利用废物制作的,不禁向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老人也不失时机地为这些远方来的客人讲解剪贴画《十二生肖的故事》里的美丽传说。老人指着画面里的佛手问:“你们猜,这画面里的佛手是用什么做的?”望着画面里那金黄色的佛手,游客们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老人揭开了谜底:“这是一张废弃的广告纸呀!”游客们恍然大悟,说,太厉害了,在我们眼里一钱不值的垃圾,在老人这里却变成了美丽的剪贴画,我们以后再也不随便丢弃垃圾了,想办法变废为宝。

  荀金花老人住在尧都区警苑小区,祖籍霍州,1942年她出生在霍州市李曹镇一个叫源头的村子里。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她说:“那时候呀,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也没有你们玩的微信,可天蓝蓝,水清清,我们去河里捉鱼捉虾捉螃蟹,一上午就可以收获满满一盆,回来油锅里一炸,那个香呀!现在,河里哪有那么多野生 的鱼?即便有几条,谁敢拿来直接吃,只怕污染过……”

  老人读过书,还考上了中专,也上过几个月班。后来响应政策,返乡务农,养育了4个孩子。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后,老人闲了下来。但她没有像别的老年人一样含饴弄孙、养花侍草,而是寻思着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到孩子们将装衣服、鞋子的包装盒“唰”地一下就扔进了垃圾堆,她觉得挺可惜的。开始时,她就把这些纸盒子收集起来,剪成椭圆形、三角形、菱形,贴上自己精心剪裁的图案,做成了许多把扇子,自己家用不了,就赠给邻居用,曾被小区的孩子们戏称为“扇子奶奶”。后来,老人想起了她从小就喜欢的民间传说,为什么不把那些美丽的故事用剪刀剪裁出来,贴在纸上,讲给孩子们听呢?看到市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画,她想,我可以把这些感人的抗日故事用纸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们铭记在心头啊。制作完成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小英雄王二小》,作品完成的时候,小区里的许多孩子都过来看,荀金花一边给孩子们讲王二小的英雄故事,一边教孩子们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当这首歌在小区里传唱的时候,老人欣慰地笑了,她看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变废为宝,保护了环境,还对孩子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从作品《小英雄王二小》开始,荀金花老人踏上了漫漫的环保征程,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变废为宝,做成了110幅寓意深远的剪贴画,弘扬传统文化、进行革命教育、普及环保知识。

  12月21日,这天是农历的冬至,75岁的荀金华一大早就起床了,迎着初升的太阳,打开了铁佛寺剪贴画环保展展厅的大门。她说,环保是每个人的事,她要利用自己的所长为环保宣传,让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共同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新临汾。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