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安向首都顾客介绍吉县苹果。葛峰 摄
临汾新闻网讯 岁末年初,又到了商家抢抓商机,组织适销货源投放市场的关键时期。然而,记者见到刚刚从北京归来的郭小安时,这位致力于家乡特产营销,将我市名优特产带出大山、走向大都市的创业者却显得忧心忡忡,满面焦虑。
“吉县苹果、隰县香梨、永和红枣、古县核桃、翼城小米……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名优特产,我要把他们带出去。”五年前,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郭小安毅然放弃了机关工作的轻松舒适,怀揣着要把家乡特产推广出去的初心,开始了北漂创业的艰苦生活。
2011年10月,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北京展示直销中心落户首都北京,郭小安在西客站附近租了一间办公室,注册了北京浩恒峰商贸有限公司。2013年,他又在吉县注册了丰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并在隰县、吉县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主营吉县壶口苹果、隰县玉露香梨、永和红枣、古县核桃、翼城隆化香小米等我市各县市名优特产。
5年来,郭小安坚持以展示销售临汾特色农产品为己任,打品牌、走高端,推行多品类、品牌一体化经营模式。目前,在北京已与沃尔玛、家乐福、物美等商超系统结成合作伙伴;与本来生活网、顺风优选等国内一批生鲜电商开展合作;利用北京高端家政公司建立的网络进入首都中产阶级家庭。据统计,目前共计销售苹果500万公斤,玉露香梨100万公斤,小米、杂粮、红枣、核桃共计150万公斤。尤其是吉县壶口苹果、隰县玉露香梨,已逐渐受到北京消费者认可,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除了国内市场,郭小安还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他安排专人赴泰国、德国考察市场,签订了出口意向,正逐步实现临汾特产向国际市场进发的奋斗目标。
然而眼下,在亟待扩大市场份额,让家乡特产辐射全国,走出国门之时,郭小安却不得不为资金问题而烦忧。“创业之初,我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企业家,但却没能坚持住;又动员亲朋好友一起做,终因承受不了开拓市场的辛苦,也没留下来。”当初“华丽转身”时,郭小安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举债200万元支撑着公司,连爱人的工资都大部分用来贴补。可是面对市场疲软带来的压力,面对高端特色礼品雪上加霜的现实,加上京城高昂的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冷库租赁费等创业成本,困难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
“北京汇集了国内外最优质的农产品,竞争惨烈,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进行宣传推介、品牌打造、客户维护。”郭小安表示,水果损耗大,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的收购价又高,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前期亏损严重。因此,在进行了市场调查后他认为,大众化市场走不通,只能走高端市场,但高端市场又必须配备更好的服务。“这几年,我们坚持送货上门,提供优质、高效、快速配送,但北京城市框架大,我们常常为配送两箱苹果花费一上午的时间,配送的成本花费有时比苹果的利润还大。”为此,郭小安认为急需在北京四环和五环之间,东南西北再建4个销售点,同时冷库、配送车及配送人员要紧紧跟上,以适应销售业务不断增加的需要。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临汾市驻京办事处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多次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度过了一道道难关,使他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现在遇到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严重短缺,银行贷不到款,私人利息又太高、承受不起。如果资金不到位,几年来辛辛苦苦打拼的市场,只能眼巴巴看着一块块萎缩。”郭小安无奈表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凭借一己之力,我有些力不从心,希望能够得到有实力、志同道合的企业家鼎力相助,也希望政府部门能一如既往的予以支持,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让我们家乡的特色产品在大都市占领更大份额,他愿意为更多家乡优质特色产品代言。”
记者 卢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