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白波涛)每到冬季,铁路隧道内的拱顶、侧壁上的漏水点因渗水而凝结成冰柱,一旦这些冰柱侵入接触网限界,将直接影响铁路大动脉的安全运输,后果不堪设想。
侯月线云台山隧道有8公里长,隧道内阴暗潮湿、漆黑无比,上交桥隧道的“打冰人”要拿着强光手电,在隧道内步行2个至3个小时,一段段巡视结冰情况,有货车驶入时,轰鸣震耳、寒风刺骨,掀起的石粒重重地打在他们的身上。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铁路人战冬运保春运的关键期,也是打冰繁忙期,侯马北工务段翼城东桥隧车间上交工区工长何志刚带领王晓超、张亚光等工友们冒着冬日的严寒,在云台山隧道里巡视,发现冰凌后,大伙儿举起打冰杆;遇到冰凌很高,不得不把两根打冰杆连接在一起,让尖头向冰柱打去。准确打冰并不容易,既要打掉冰凌,又得避免掉下来的冰柱砸到自己身上。“打完一轮冰,感觉胳膊、脖子都僵了。”打冰队员王晓超笑着说。
寒潮天气里,云台山隧道顶端的冰柱好像雨后的竹笋,几天就长出几十厘米,这些也增加了上交桥隧道“打冰人”的工作量,他们这支打冰队伍不畏严寒,为保证电煤运输安全畅通,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成为铁路隧道畅通的安全“守护神”。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