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孙爱富:甘做一粒铺路石

2017-05-03 09:01: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每当我们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总能碰到一群身穿橙黄色安全服、手握铁锹的道班工,他们走过整个春夏秋冬,却无暇领略四季风景,在这些朴实的基层工人心中,自己就是一块铺路石,哪里有“坑”就往哪里走,安泽公路段道班工人孙爱富就是其中的一个。

  4月27日,当记者在国道309线见到孙爱富时,他正忙着同工友们修补坑槽。当天他和工友们已经修补了20公里范围内的坑槽,修补面积达150多平方米。孙爱富一边挥动黝黑的手臂向坑槽填料、一边对记者说:“路面修补也是个技术活,填料多少就是个关键,填多了就会高出原路面,填少了则会形成低洼,都会影响到行车平稳,需要有精准的眼力和把握能力。”

  “坑槽形成的原因除了车流量大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冬天下雪后,我们会撒除雪剂,虽然除了雪,但同时也会腐蚀到路面,到了春季遇到下雨,路面就容易形成坑槽。”说话间,孙爱富已熟练地将刚填完料的3个坑槽压平。

  “309国道安泽段建成已11年了,交通量达11700辆/日,其中多一半为大货车,路面的压力大,我们的责任更大。”孙爱富告诉记者,由于大货车和危化品车辆较多,309国道的养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本来路面就窄,有时候一个坑槽就会影响到车辆行驶安全,所以这条路上的道班工人更要不间断查找路面问题,并及时上报采取修补措施,保证车辆安全通畅。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孙爱富是杜村道班的班长,由于309国道修补任务多,一周前被抽调到了郭都道班,为了加快进度,他整整一周时间没回过一次家,但在孙爱富看着这太正常了,他说:“如果天天想着回家,就别干这一行,我们的任务就是护路,都回家了还护啥路呀。”22年间,孙爱富平均两到3个月回一次家,道班俨然已成为他“第二个家”。

  跟随着道班工人们,记者来到了下一个修补点,只见两个工人飞快地跑到两个弯道处引导车辆,孙爱富说:“像这样的弯道,视线不好,在这种地方施工最危险,有时候招手示意,有的司机根本不理会,‘嗖’的一下就过去了。”记者发现,309国道安泽段不仅道路窄,而且多处弯道无法满足卡车会车,如果加上路面施工,危险系数会更高,所以每次弯道施工,工人们都会先科学引导,在保证道路安全的前提下展开施工。

  迎着朝霞上路,伴着夕阳暮归。在长达45公里的309国道安泽段上,每隔两公里就会有一个道班工,他们都像孙爱富一样,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在公路上清障、保洁、修路肩……把人生的追求写在脚下的大路上,把成功的目标刻在了公路的丰碑上。

  记者 杨琦 实习记者 郭毅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