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将遵章守纪、爱岗敬业运用到工作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作为一名市行政审批大厅水利局窗口的工作人员,刘拾凤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自2011年初,刘拾凤到市行政审批大厅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热情服务、高效廉洁的服务原则,牢记“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服务于企业和群众,为打造和谐靓丽的水利服务窗口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拾凤所在的窗口主要负责办理全市取水许可证,业务范围涉及个人和企业的用水审批和服务事项。作为一名一线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她深知做这份工作必须要有极强的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既要受得了群众的“气”,又能了解到群众的“需”。
2015年的一天,一位来自洪洞的老人要办取水许可证,由于证件准备不全,刘拾凤告知他需补全相关材料后再来办理,并出具了一次性告知单。谁想,当老人第二次来的时候,证件依然不全,刘拾凤再次耐心告知他不能办理的原因,但老人不理解,怒气冲冲地对她说:“你们就是看我年龄大,来自农村,就故意为难我,今天,要是你们不给我办,我就投诉你们!”听到这番话,刘拾凤既委屈又无奈,但她依然笑着说:“老伯,您先消消气,请听我耐心给您解释。”随后,刘拾凤把办证所需准备的证件一一列出,同时对比着老人拿来的证件,详细地告诉他,还少了哪几个证件,分别应该在哪儿办。老人听后,这才消了气,说:“刚才真不好意思,原来我不懂,这下我明白了,下次我把证件都准备全了再来办。”看着老人面带笑容离开,刘拾凤觉得再多的委屈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工作中,刘拾凤始终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工作中,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大厅的工作人员,更是联系沟通企业、群众与政府部门感情的联络员,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大厅的整体形象。
2015年4月26日,刘拾凤为业户办手续加班到中午一点多钟,为了赶回家给孩子做饭,不小心在路上被车撞倒。受伤后,她担心窗口业务受理受到影响,忍着疼痛,坚持每天上班。一周后,刘拾凤的胳膊疼得不能活动,便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左肩胛骨软骨组织损伤,医生对其受伤胳膊用绷带进行固定,并要求在家休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在家休息了几天便早早赶来上班。说到这里,刘拾凤说:“在家休息的那几天,真是浑身难受,一坐到岗位上,这心里才能踏实。群众无小事,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耽误工作、耽误为群众办事。”
几年来,刘拾凤对窗口办事或是咨询办件的每一个人都能热情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办件中,她始终要求自己做到“及时受理,按时办结”,对前来办事的单位或个人,做到件件认真登记、事事圆满办结。空余时间,刘拾凤踏踏实实钻研业务,点点滴滴积累经验,工作中勤恳敬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造着星级服务窗口。
回顾6年的窗口工作经历,刘拾凤告诉记者:“每当看到办事群众满意的笑脸,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也真切体会到了工作带给我的快乐。”“以窗口为家,以服务群众为乐。”刘拾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2016年,刘拾凤被市行政审批管理中心分别评为“星级服务标兵”、“道德模范”。
记者 董枭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