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力量
——记临汾燃气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李烨
临汾新闻网讯 过往的几轮春秋,临汾燃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全面置换人工焦炉煤气;金殿门站及南引气线、临钢专线相继建成投入运行;北引气线投产,成功构建了“一网双源”……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栉风沐雨、呕心沥血的建设者们。在这个光荣的群体中,临汾燃气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李烨备受瞩目,在燃气事业发展历程中,他既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创造者,立下了汗马功劳。
“数万家庭用气,我敢不全力而为?”
气源保障、生产调度、管网运行、方案制订、对内组织、对外协调……生产技术部就相当于燃气输配的指挥部,李烨作为部长肩负重任。
输配一线23年的工作积累,让性格沉稳的李烨在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时更加从容、淡定,这名曾担任过公司原发展办主任、营业所所长、管线所所长的“老将”,于2013年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同事的信任走马上任生产部长。
彼时,我市刚刚启动城市天然气置换工程,由于引气线尚未建成,首批完成天然气置换的用户全部依赖CNG槽车供气。
“槽车运气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多,气象、路况、车况等等,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供气。”李烨说:“事关数万个家庭用气,这么重大的责任,我敢不全力而为?”
那一段时间里,同事们只看到了李烨的昼夜不分、加班加点,却没有想到他把工作做到了极致:他与气象部门对接,实时掌握着天气变化;他把槽车司机的电话存在手机通讯录顶端,方便随时联系;他通过个人关系在上百公里山路上建立起多个联络点,路况信息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状况,李烨处理得井井有条,保障了气源的供应。
2013年底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李烨接到槽车司机的电话:“我在金尧焦化公司附近南庄村,下雪路滑,大陡坡怎么也上不去。”
此时距离早上的用气高峰仅仅只有几个小时,李烨立马冒着风雪赶往现场,这样的一幕出现在他的面前:槽车横在路上,路面经过碾压已形成几个深坑,雪水融化凝成薄冰,滑如镜面。
处理这一状况,必须有人力辅助和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去哪儿找人、找车?李烨稍加思索,拨出了兄弟单位金尧公司的值班电话。
厂里的大铲车呼啸而至,几名值班人员也扛着铁锹来到现场。撒炉灰、清杂物、铲积雪……李烨和他们冒雪奋战了两个多小时,清理出一条近千米的通道。凌晨五时许,槽车里的天然气汩汩流入城市供气管网。
随着市区用气量的增长,面对CNG槽车运输不能满足用气量的现状,他往来奔波、多方协调,为南引气线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保障了天然气置换工程的顺利推进。
2015年5月17日,历经三年寒暑,承载无数心血的市区天然气置换圆满结束,这座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上,注定要镌刻李烨等广大建设者的辛劳。
“安全是基础,我怎能掉以轻心?”
保安全,是李烨工作中重要的职责。平均每年,他都要对500多份抢修作业方案、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等进行审核、把关。
2014年初,在连续审核抢修方案时李烨发现,市区铁路大宿舍小区的抢修作业非常多。这是1992年我市首批集中供气的小区,管道不间断运行二十多年,超期服役、腐蚀老化,近年来更是漏气现象频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能不能促成该小区的管线改造呢?在公司的生产例会上,李烨提出了这一想法。
有同事当即说:“能改造当然是好事儿,既能解决安全隐患,又能给公司带来良好信誉。但是牵扯到一笔改造费用,铁路部门能同意吗?我觉得难!”
“难与不难,咱都要争取。”李烨主动请缨,整理好资料后赶赴省城,去找太原铁路局房建段的负责人。
听说改造管网保障安全,对方非常热情;再听说需要不菲的改造费用时,对方婉拒了。
回到临汾,李烨没有灰心。经过连续几天的辛劳,他精心准备了许多材料,其中有漏气情况的统计数据,有现场抢修的图片,还有安全隐患的汇总和技术勘察的报告。背着一大摞材料,他再次北上……
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去争取,李烨接连与对方接触了十几次。
李烨从不说“一定要成功”之类的豪言壮语,却在心底把它当成了目标,执着而坚定。
转机出现在当年夏季,当电话中得知对方正前往侯马市时,他立即赶到火车站,趁列车经停临汾时冲上去,力邀对方去铁路小区现场实地看一看。
当天在铁路小区的铁一区9号楼前恰好有一场抢修作业。燃气抢修人员在泥坑中的辛劳、管道腐蚀的严重等完完整整摆在双方面前。安全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对方当场同意了李烨的改造方案。
此役,李烨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良好信誉,更促进了该小区9200余户用户的安全用气。
在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中,李烨坚守一线,采取“完成一段、置换一段”的方式,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平稳用气,还发现并消除了多起安全隐患;期间,为了不影响用户用气,所有作业均安排在夜间,当人们早晨起来打火做饭时,孰不知燃气职工们已然奋斗了一个整夜。在每年冬季用气高峰时段,李烨没白没黑地守在调度中心,协调气源保障供气;在天然气置换、引气线并网、全市“两会”等关键时期,他每天从清晨忙到凌晨,保障输配环节不出纰漏……这种力量,就源自李烨对于事业的无限忠诚。
“守住底线,就有底气。”
现实生活中,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印象,许多人对电力、热力、燃气等行业的看法还停留在“电老虎”“热老虎”“气老虎”的阶段,对涉及到的业务总想着拉关系、送点礼才能办成。
根据管网运行状况下达停供气指令是李烨的工作内容之一,偶尔有人会为此找到他进行“公关”。
前年春天,由于天然气管网改造影响了解放东路部分用户的正常用气。改造范围内最大的一家酒店经理就托人找到了李烨。
“餐饮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停气对我们经营造成的影响可不小,能有啥办法快点送气吗?”来人倒是直接,道明来意后直接往沙发上放了两条中华烟。
李烨不笑也不生气,一脸的淡定:“你先把烟收起来,咱们再说事儿。”“两条烟而已,你这不收是嫌多还是嫌少?”对方自来熟,开起了玩笑。
“都不嫌,不管你是放一万块还是放一百块,我都不收。我们也想尽快改造完成正常供气。咱们双方的意愿是一样的。”李烨请对方坐下,对改造工程的目的、范围、进度等情况一一说明,他实实在在地告诉对方:“我们是燃气企业,供气就是任务,尽早供气就能尽早给公司创造效益。”
一番交流打消了酒店经理的疑虑,最终拿着烟离开了李烨的办公室。
还有人因为施工或改造的费用找到了李烨,想让他协调少交点钱,并承诺“事后有表示”。
李烨脸上微笑着,话里却毫不退让:“表示啥?啥表示我也不要。费用该是多少都有章程,谁也不能乱来。”
公生明、廉生威,正因为李烨守住了底线,才让他在工作中有底气、更硬气。李烨心中有底牌:不伸手、不贪占,既是对组织的忠诚,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我1991年9月份参加工作进入公司,当时市区的全部燃气用户只有4668户。现在的燃气用户是13.7万余户。这23年来,我陪着公司的发展一路成长,这么深刻的感情,我怎么能因为些许私利去损害公家的利益?”李烨动情地说。
这就是李烨,一名对燃气事业无限忠诚的生产部部长。他的责任心、使命感、廉洁观,也是临汾燃气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市的“煤改气”工程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这方新的战场上,李烨再次冲到了一线……记者 高秀云 柴云祥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