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最近几天,刘亚南腿上的伤又开始疼起来。6月17日是周六,原本打算这天早早去市里医院看病,但她还是放心不下,一大早就忍着疼痛,驱车10多公里,赶到了安泽县冀氏镇核桃庄村。
作为核桃庄村的“第一书记”,两年来,刘亚南克服重重困难,与核桃庄村的群众同吃同劳动,帮助和引导广大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体验冷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责任担当。
真情投入 齐心协力办实事
“本以为一个28岁的女娃娃来挂职就是走个样子,没想到敢碰硬、动真格。”刘亚南刚一上任,就让全村干部群众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进村伊始,刘亚南便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广泛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等方式迅速进行调研,很快就发现问题,村道两边垃圾乱堆,村户门前柴堆占道乱放,当她与村“两委”班子沟通时,却没想到大家都互相推诿不愿管。
村“两委”干部不能形成合力,发展经济更无从谈起。刘亚南逐一和班子成员谈心,一方面促使村干部转变思想,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切实做到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另一方面从自己做起,带头示范,实打实的去干。有村民反映进村水泥路两旁杂草丛生,在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上存在隐患。她及时与村“两委”沟通协调,组织村民清除道路两旁杂草,并将危险路段处扩路30余米清除隐患;对乱堆乱放的村民挨户动员,清理乱堆杂物;请来县林业局设计人员,对村内进行绿化设计。
58岁村民杨章锁,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弟兄三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其8岁的儿子杨建斌上学看病都成了难题。王亚南便开会和村干部商量,与镇政府和包联单位共同为杨章锁家制定了庭院种植极品党参、庭院养殖家禽、易地搬迁的脱贫措施。
创新发展 农村妇女有利赚
“富余劳动力多、发展项目少的矛盾十分明显。”刘亚南进村后发现,打牌已成为村里妇女农闲时的“常规动作”。
针对这个突出问题,刘亚南通过入户走访、请示上级单位、与人社局就业指导中心加强沟通协调,最终决定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手工编织培训班。
2016年3月开始,刘亚南利用半年的时间,实地走访了多家培训学校,最终确定了曲沃一家培训学校承办此次培训。
串珠编织技术,优势在于学时短、投资少、见效快,没有任何编织基础的人学习2个月左右的时间也能全部掌握编织要领,且校方保证学员编织的成品可以签协议回收。
由于核桃庄村位置偏远,信息相对闭塞,老百姓们对于没有见过的项目从来就是持观望的态度,起初报名参加培训的只有6人。刘亚南并没有气馁,挨户动员群众,嗓子说哑了,双脚也磨出了血泡,终于在全村动员了35名妇女村民参加培训,相邻的王村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为11名村民报名参加。
一件件做工精良的坐垫,栩栩如生的摆件,实用大方的手包……如今,村里路边再也看不到悠闲打牌的妇女,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编制场景。村民张爱萍告诉记者:“今年我一个人就卖出去100多件产品,收入3000多元。”
找准方向 集体经济有着落
核桃庄村全村76户289口人,耕地面积3062.6亩,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更是不足万元。
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刘亚南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村集体成立核桃庄村旭升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带动集体致富。为了村民增产创收,刘亚南与村“两委”班子多次到外地考察,回村后就从党员干部开始挨户动员,在保证玉米种植的情况下,鼓励村中致富能人租赁村中荒地、利用庭院空地养殖蛋鸡,逐步发展规模养殖。
每年7月开始,就不断有外地人进山采摘未成熟的连翘——青翘,青翘和连翘虽然一字之差,但功效却相差甚远。为了防止村中连翘被破坏,刘亚南一方面给村民普及科学采摘连翘知识,一方面提出村集体管护100亩连翘。随后她又请来技术人员进村上山实地指导,对野生连翘生长茂盛、地势优良并容易管护的地段进行规划统计,使管护范围由最初的100亩扩大到1000亩。
“今年,村集体还种植了油葵200亩,集体购买了榨油机,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突破5万元。”刘亚南说,村里工作刚有起色,眼看着任期将满,她果断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书,请求留任。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