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幸顽强抗争惊艳《喝彩中华》
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推开“梦想之门”,站上光芒四射的舞台,他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伴随铿锵有力的鼓点,他脚踩厚底靴,敏捷地闪转腾挪,髯口随之翻飞舞动。短短3分钟,他展示了扎实的马鞭功、髯口功、眼神功、靴子功等,一招一式尽显蒲剧精粹。
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再演蒲剧《火焰驹》,他笑看人生悲与欢。在东方卫视重磅推出的大型原创戏曲文化类节目《喝彩中华》中,来自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的28岁青年演员姚飞龙惊艳舞台。他对蒲剧艺术的执著追求,获得全场观众起立致敬。
谁曾想,姚飞龙正值风华正茂、崭露头角之际,却因一场意外导致右侧颅骨碎裂,医生认为他重新站起来的希望渺茫。怀揣最初的梦想,他顶着半个钛合金脑壳,与命运苦苦挣扎、搏斗,在坚持中重获新生,让自己的舞台永不落幕。
无心插柳 与蒲剧结下良缘
7月中旬,首期《喝彩中华》播出后,姚飞龙迅速涨粉。他精湛的表演,让许多外地观众对蒲剧这一古老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他波澜不惊。卸下节目中的光环,他一回到临汾就投入紧张的送戏下乡活动。
台上,锣声再起;台下,掌声一片。恍惚间,姚飞龙仿佛看到了年幼的自己,懵懂着推开戏曲那扇大门……时光倒回至2002年,在母亲的连哄带骗下,姚飞龙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蒲剧院定向班。众所周知,学戏是个苦差事。他的母亲就是一名蒲剧演员,常年走乡串户演出,更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若不是家境贫寒,母亲或许也下不了狠心,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
姚飞龙从小爱唱流行歌曲,对学戏提不起丝毫兴趣,起初还有些排斥心理。但是,定向班的老师认为他扮相俊美、武打动作干脆利落,一看就是极具潜力的好苗子,并花费心思着重培养他。
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渐渐痴迷于这门古老的艺术,深深爱上了在舞台上的坐唱念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眼神、身段、唱腔……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枯燥单调的生活,姚飞龙始终咬紧牙关。疲劳、痛苦不时袭来,这时,他就会想起母亲的嘱托和期望。“拥有一技之长,才有立身之本”,这个强大的信念,激励他一步步走近梦想,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火焰驹》是姚飞龙的启蒙戏,他反复揣摩蒲剧名家、恩师郭泽民的表演,着力打磨艾千这一经典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他凭借这出戏、这一人物,勇夺“金花状元”桂冠。
小荷已露尖尖角,姚飞龙初尝收获的喜悦。
兴奋过后,他没有迷失自己,沉下身子,在舞台上找寻更好的自己。
突遭横祸 竭力和厄运抗争
时光荏苒,姚飞龙顺利进入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蒲剧演员,开始在一些重要演出中担纲主角。不想,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2007年年底,他练习后空翻时,身子到了半空中,脑子突然懵了一下。紧接着,身子一沉,头先着地,之后他便全无知觉。
不知昏睡了多长时间,姚飞龙隐隐听到母亲的哭声与呼唤声,他艰难地睁开双眼。“那一刻,头部传至全身的巨疼,足以将我击溃。我整个面部麻木,左手、左腿、左脚完全不听使唤。我想开口说话,却发现张嘴都是一件难事。”陷入痛苦的回忆,他下意识握紧双拳,神色凝重。
当姚飞龙逐渐清醒,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再一次将他推向深渊。原来,这场意外使他摔碎了右侧颅骨,失去了半边脑壳。好在救治及时,他不仅与鬼门关擦边而过,还击溃了“植物人”的袭击。但是,他的余生很可能在病榻度过,与轮椅相伴,再也无法登上他深爱的舞台。
那一刻,姚飞龙几乎绝望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戏曲人生还没有正式“开锣”,就要面对永久的“谢幕”。他不愿相信,一个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演员,竟失去了生命中最美的色彩。他彻底崩溃了,不吃不喝地躺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与其这样,不如结束自己的生命。”母亲顶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苦苦哀求他:不要放弃,你还年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你会站起来的。”期间,恩师郭泽民、临汾蒲剧院院长任跟心、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团长杨峰多次探望他,鼓励他重拾信心,期盼他重返舞台。
“我不能当废人,我要重回舞台。”姚飞龙痛下决心,不能让爱自己、自己爱的人失望。术后第一次下地,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身体仿佛不属于自己。每迈一步,都是那样艰难,至少要花费几分钟时间。
姚飞龙意识到,盲打盲干是不行的,他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此时,瑜伽给了他灵感。他从模仿动物走路开始,竟慢慢能站起来了。3个月后,他已经能像正常人一样缓慢地行走。同时,语言功能也在慢慢恢复。姚飞龙创造了奇迹,医生连呼“不可思议”。
殊不知,复健的过程十分痛苦,痛苦到常人难以忍受。姚飞龙凭借坚定的信念,一次次突破自己,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重返舞台 成就更强的自己
复健半年后,姚飞龙接受颅骨修复手术,右侧被植入钛合金脑壳。
术后状况良好,他迫不及待朝梦想发起挑战,循序渐进地练起了戏曲基本功。没想到,他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家人苦口婆心地劝他,希望他改行做生意。
“我要在舞台重新找回自己!”姚飞龙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由于身体原因,他不能再做高难度的武打动作,无奈从武生改唱须生。从那以后,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重新练习基本功,至少踢腿几千下,坚持跑步十公里。他视自己为蒲剧初学者,在身段、唱腔、手势上下功夫苦练,不敢有丝毫马虎与懈怠。
2010年下半年,姚飞龙终于回到他魂牵梦绕、期盼许久的舞台。当他硬着头皮走向舞台,重新站在聚光灯之下,一切仿佛静止了,他突然释然了。再唱《火焰驹》,他的人生已是另一番模样;再次塑造艾千这一角色,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将一些外在的情绪转化为内心的波动,用眼神去体现人物复杂的情绪变化。
姚飞龙的表演,令观众深深动容。演出结束,他坐在镜前卸妆。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他抑制不住地放声大哭。哭着哭着,他又笑了起来。
“连哭带笑许久,我才擦干眼泪。能回到这个舞台,太不容易。”他笑着说,在镜子里,我看到更强的自己回来了。”洗尽铅华,他感慨万千:这次意外使我迅速成长,让我能够静下心、沉下心去打磨自己,去领悟自己深爱的蒲剧艺术。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与京剧名家王珮瑜合影(照片由本人提供)
笑对人生 将挚爱进行到底
今年7月初,剧团在洪洞演出,东方卫视《喝彩中华》栏目组前去挑选节目。姚飞龙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了导演,导演当即拍板,力邀姚飞龙担任首期节目的“喝彩人”。
站在《喝彩中华》的舞台,姚飞龙用心诠释《火焰驹》,为一生挚爱的蒲剧艺术喝彩。尽管顶着半个钛合金脑壳,他的身手依然矫健,并巧妙使用马鞭功、髯口功、眼神功、靴子功等蒲剧特技,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鲜活。只见,他使出最后一招,单脚立地,身子前倾,另一只脚向后伸直,目光如炬,表现出艾千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心情。
姚飞龙在演艾千,也在演自己。即便颅骨碎裂,他仍然没有放弃蒲剧,不仅重新站起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还重新活跃在舞台上,克服重重困难险阻,一步步抵达梦想的彼岸。他对舞台的渴望、对蒲剧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柔软的内心,大家为之动容,几度落泪。
而姚飞龙展示的那些高难度特技,别说年轻的观众闻所未闻,就连见多识广的梨园名家京剧余派老生王珮瑜、著名影视演员徐帆、知名歌手霍尊、著名主持人程雷4位观察员,也由衷地发出惊叹。还不到观众投票环节,名家王珮瑜就迫不及待送出首期节目第一张直通卡。
姚飞龙直接晋级,王珮瑜上台与他热情拥抱,并将珍藏多年、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珍贵象牙牙笏板赠送给他。王珮瑜激动地说:蒲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在全国地方剧种中颇具影响,京剧好多绝活儿都借鉴于蒲剧。从姚飞龙身上看到了传承精神,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向你致敬!”全场掌声雷动,蒲剧成为当晚获得喝彩声最多的一个剧种,观察员与观众起立向姚飞龙致敬。程雷深有感触地说:你完成的不是一段精彩绝伦的表演,你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场人生大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人生。”节目播出后,网络点击率不断攀升,姚飞龙自信的笑容、乐观的态度感染了众多观众与网友,也让更多人关注蒲剧、了解蒲剧。这是他站上《喝彩中华》舞台唯一目的,要让更多人认识这一古老的剧种,感受她的美,爱上她的美。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