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家,是生命中最深的牵挂,是心灵停靠的温馨港湾。8月14日,临汾市社会救助中心(以下简称临汾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千里奔波,将八旬流浪老人送回他离别了几十年的河南老家,与他的儿女们团聚。倦鸟归巢,皆大欢喜。
两地救助者在高速民权县出口会合了
80岁老人倦鸟归巢
8月14日一大早,临汾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尧都区福利老年公寓帮助“付会中”老人收拾行李,安排老人吃过早饭后,启程送他回家。
老人的家在河南商丘,距离临汾500多公里,开车最少需要6个多小时。考虑到路途遥远,工作人员细心地在救助专用车里铺了一张软垫方便老人休息。老人身体一向很好,行程中不需要特备药品及医务人员随行。
初秋的早上已有丝丝凉意,但是,回家的热情使老人心情十分激动:昨天一夜都没有睡好,心里非常高兴,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啦!”路途中,通过与工作人员进一步交流,记者才得知,老人的真实姓名并不是他自称的“付会中”,而是“付愿堂”。
“8月9日,我又一次到老年公寓给他送衣服时,老人意外地对我说,‘几个月来,临汾救助中心和老年公寓的人对我很好,我很感动,觉得再不说实话实在不好意思。’并说他想回家,于是说出了他真实的家庭地址: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董店乡大付庄村,真实姓名叫付愿堂。”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经上网查询,工作人员与河南董店乡政府取得联系后,得到大付庄村干部的手机号码,这才落实了老人的真实身份,并与他的儿子通了电话。当时,老人的儿子以为父亲早就不在人世了,现在得知父亲竟还健在,既意外又高兴。随后,老人的女儿也打来电话,让工作人员转告父亲放下心结,全家人都盼他回家。
途中休息时,记者试图多了解一些老人的内心想法,老人说了自己的经历:当年企业不景气,我被下岗分流,不得不下海闯荡。可是,后来不知为什么,我被企业除名了,现在每年只能领很少的退休补助。明年,我还要到曾经工作过的企业讨说法。”一程崇山峻岭,一程一马平川,出山西,入河南,三晋大地的山水在车窗外渐行渐远,中原大地的辽阔展现眼前。途中,老人几乎不怎么说话,眼睛始终望着窗外,眼神深邃。少小离家老大回,且与家人30多年没有联系,见面时,场面会不会尴尬?儿孙们面对这个突然现身的父亲、爷爷,会是什么态度?老人的心里激动之余,自然也有些忐忑。
这样的忐忑,临汾救助中心主任冯建廷心里也会有: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把救助对象送到当地救助站办理交接手续即可。可是,由于老人的家离河南商丘救助站较近,商丘救助站站长建议我们直接送老人回家。说实话,我们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多年的救助工作中,他们经历过被救助者家人各种理由的“拒收”。
汽车驶离高速民权县出口,临汾救助中心与商丘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合后,大家一同前往老人的家。
“救助工作是以户籍为前提的,老人在商丘没户口,原本我们可以不接收,但职责所在,良心所在,谁不希望家人团聚、叶落归根呢?能为需要救助的人提供服务,我们也很欣慰。”商丘救助站站长崔亚南说出了所有救助工作者的心声。
接应者中没有老人的儿女,大家的不免心生担忧,他的儿女们会接纳这个“陌生”的老父亲吗?
30载守候儿女梦圆
河南省商丘市与鲁苏皖三省交界,是河南省的东大门,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为六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睢县是商丘连接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中转站,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重要的制鞋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前往大付庄的途中,庄稼长得郁郁葱葱,制鞋企业间或矗立,老人一直凝视着窗外,“这个村离我家只有一里多路了,马上就要到家了。”老人的语气及眼神中满是欢喜。近乡情怯,老人离家几十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窗外陌生的景物,老人极力搜索着记忆中的场景,将现实与记忆对接。
“到了!到了!”老人的家门口早就等候了很多乡亲,当车辆停下时,老人的儿女们激动地迎上前,拉着老人的手欢迎他回家:爸,您还认得我吗?”“爸,您可回来了。”这么多年,我们找您找得好苦啊。”……没有相拥而泣,没有泪流满面,大家的脸上荡漾着欢笑,送行的工作人员终于放下心来。
“多年来,我们曾经到太原、榆次等地找过父亲,可是,有亲戚曾经带回了父亲的死讯,并说参加了父亲的葬礼,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认为父亲早就不在人世了,真没有想到他老人家还健在。政府把他照顾得这么好,如果没有党和政府,这辈子我们说不定真的见不到老父亲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谢谢你们。”老人的儿女们将老人扶到他儿子家装饰一新的楼房客厅坐下后,有的拉着他的手诉说思念,有的则对工作人员连连致谢。
回来之前,记者曾经问过老人,问他是否知道家里的情况,他十分肯定地说,知道,家里现在已经五世同堂了。”还说小他一岁的老伴也健在,然而,接应他的人群中并没有他老伴的身影,老人的女儿眼里泛起泪花:母亲已经过世3年了,去世前,有5天水米不进,最后清醒时还叫着父亲的名字。”然而,这个凭着拾破烂养大了5个子女的母亲终是没有等到她牵念了一辈子的丈夫,带着不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儿孙满堂颐养天年
为什么老人多年孤身在外不想回家?老人一直讳莫如深的这个问题,在老人的大女儿那里得到了答案。大女儿介绍,因为当年老人与家人有了很深的误会,双方心里都有积怨,没能及时化解,后来,家里一直在找老人,却一直没有他的具体下落。“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已儿孙满堂,当年的心结早就不存在了。他能回来,我们一定会像孝敬母亲一样孝敬父亲的,请政府放心。”
现在,老人的5个儿女家家有楼房,户户过得好,老人在家一定会过得开心。老人的三女儿指着满墙的奖状说:孩子们都很出息,听说爷爷、姥爷要回来,能回来的都回来看他了,外孙子是开着奔驰回来的。”
还有什么比离别多年之后的团聚更让人高兴的呢?一行人不忍再打扰这份盼望了多年的幸福,身披夕阳,愉快而返。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