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解说员周吉祥:用心用情讲好乡村故事

2017-11-14 22:46: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周吉祥今年65岁,是吉县屯里镇太度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关工委副主任。多年来,他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做奉献。2014年8月,周吉祥担任太度村村德村史馆解说员后,更是把全部心血用在了讲好乡村故事上,传播正能量,教育下一代,让好村风好传统代代相传。

  多年来,太度村始终把文明教化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块黑板报办了几十年,一个喇叭响了几十年,一项活动搞了几十年;每年重阳节统一给全村老人过生日,评选表彰“好媳妇”“和睦家庭”,弘扬德孝文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采取多种形式在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文明新风尚,涌现出一系列先进典型:芦来柱信守承诺,赡养养父母;胡祖金热心公益,慷慨解囊;公维玲诚实守信,替父还贷;李麦城相帮邻里,关心他人……

  2014年,吉县县委、县政府启动村德村史馆建设工程,太度村积极响应,率先在全县建成了村德村史馆。该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文字说明、图片展示、实物展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介绍太度村的历史渊源、发展变化、革命志士、乡贤模范、文明风尚、家规家训、廉政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村史和文明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为了充分发挥村德村史馆的作用,太度村党支部决定让周吉祥担任解说员。刚开始老周有些怯场,觉得自己虽然担任多年村干部,亲身经历了村里的发展变化,对身边的人和事了如指掌,但喝的墨水少、文化底子薄,要当解说员真是强打鸭子上架。可转念又想,作为一名老党员,讲好村里的故事,传播正能量,让乡亲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这样,他满怀热情走马上任了,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勇于担当,虚心学习,不负众望,用心用情把这项工作做好,让好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为了当好解说员,周吉祥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一边提高文化素质,一边提高思想水平,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不理解的意思就请教村里的第一书记,老伴戏称他是“满脸皱纹”的小学生。为了当好解说员,他阅读有关资料,熟悉版面内容,每次解说时都以版面图文为线索,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力求把每件事讲得清晰、具体,把每个典型讲得生动、感人,力求有吸引力、感染力。解说结束后,他还主动征求大家的意见,认真反思,不断提高,将村里的新事物、新变化、新典型,及时穿插到解说内容中,给以点评和鼓励,让文明之花开得更艳。三年来,来该馆参观学习者达1.2万余人次,他们中有来调研考察的各级党政领导,有专程来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和青年,听了老周满怀激情的讲解,大家被太度村感人的故事深深感染和打动,许多同志还写下了留言。“传承好传统,建设新农村”“好村风,代代相传;奔小康,人人有责”“教化,是最高境界的治理”“村内事、身边人,榜样力量、教育后代”……这些发人深省的留言对老周、对太度村“两委”干部和群众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给他们增添了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三年来,太度村坚持在村德村史馆举办 开学第一课,每年突出一个主题,组织全村师生看展览、听介绍、谈感言,接受思想道德教育。2015年,该馆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这一重大事件,对师生突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16年,结合县委提出的建设“诚信吉县”要求,突出进行诚实守信教育;2017年,结合全县扶贫攻坚,突出进行励志感恩教育。老周在解说中结合退休老干部胡祖金省吃俭用捐款公益事业、关心下一代的故事和爱心志愿者捐款捐物帮扶孤儿的善行义举,教育激励广大青少年要知感恩、传美德、自信自强、勤奋学习,放飞梦想、成就未来。

  文明教化,从我做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太度村修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资金出现缺口,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发展乡村旅游,一开始村民犹豫,党员干部当领头雁;村民李麦成病倒了,眼看苹果熟了收不回来,支部一号召,党员干部群众几十人一起上山给李麦成摘苹果,并联系果商出售获利5万余元……如今的太度村民风正、村风好,美丽和谐,蒸蒸日上。

  卸任不离岗,甘当解说员,奉献正能量,传承好传统。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老周作了经验交流,他的事迹在吉州大地广为传颂。(郝耀宗 张立忠 张再燕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