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徐勇:用假肢托起生命之光

2018-08-08 16:25: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徐勇(右一)和患者一起研究假肢。

  临汾新闻网讯 8月2日,走进位于市区秦蜀路的市康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的时候,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分外明媚。总经理徐勇和技术工人正在车间里忙碌着,为汾西团拜乡柴洼庄村一位放羊的老人配一副假肢。老人2001年因车祸双腿致残,当时配的假肢已不合适,总是把腿的接口处磨得红肿。徐勇和技术工人认真研究着这副假肢的每一个“细节”,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看到记者到来,徐勇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从车间走了出来。

  跟随徐勇来到该公司的康复中心,一进门,就被康复中心墙上挂满的锦旗吸引了眼球,都是患者赠送的。在大厅,来自襄汾、永和、蒲县的几位患者刚刚按上假肢,正在练习使用,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挪动着脚步。康复中心的老师一边指点一边说:“大家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凡事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来自永和的许师傅年纪还不大,在一次切割机事故中,不幸失去了左腿,在朋友的推荐下,来找徐勇配假肢。许师傅一边尝试着走路,一边说:“配假肢,我还是相信徐勇,相信患者的口碑相传。”正说着,厨房的阿姨拎着一篮菜走了进来,篮子里的豆角、韭菜、黄瓜、西红柿鲜嫩嫩的。阿姨说:“刚从菜园摘的,中午吃大锅臊子面。有吃饭的就报名了,菜都是咱们自己种的,纯天然无污染,3块钱管饱吃。”在大家报饭的功夫,记者笑着调侃了一句:“3块钱,在外边一碗面也买不到啊?咱们这里还管饱吃。”徐勇淡淡一笑:“同病相怜,我也配着假肢,当年配假肢都是去北京、太原,吃尽了生活不方便的苦头啊……”

  徐勇出生于1974年,曾是一个煤矿的工人。18岁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机器旁工作,一个失误,让他的大脑一片空白,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左腿已经被机器卷了进去……出于求生的本能,他颠着一条腿向工友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好在,救助很及时,没有生命危险,待伤好后,他待在医院不想出院。在医院里,大家都是患者,可一出院,他没有办法面对健全人同情的目光。慢慢地,徐勇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去北京配假肢,这一次北京之行,给徐勇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他说,其实当时配假肢才花了800元钱,可在北京一耗就是4个月,漫长的等待,食宿费就花去了一万多元。左腿伤了之后,徐勇认识的残疾朋友渐渐多了起来,看到大家都在为同一个问题烦恼,徐勇想,为什么不把假肢中心搬到临汾来,让家乡的残疾朋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配假肢的问题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怀揣这个想法,徐勇克服重重困难,去北京的假肢厂学习了半年,去太原的假肢厂学习了3年,经过许多坎坎坷坷,1999年,徐勇和朋友一起开办了一家假肢中心;2012年,徐勇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康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公司挂牌的那天,徐勇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下可以沉下心来为残疾朋友办点事了。

  自己的公司自己说了算,他首先大刀阔斧地在收费问题上进行了改革,面对来配假肢的残疾人,他实行吃饭只收成本费3元钱,住宿费全免,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他减免60%的配假肢费用,食宿费全免。稍有空闲,他就钻进车间和技术工人一起琢磨各种各样的假肢,他说,这个时候,更觉得自己像个侦探,抓住蛛丝马迹,力求为患者配的假肢天衣无缝,让患者戴上假肢后感到舒服、稳妥。每一个患者都是最好的广告,患者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康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真正成了残疾人之家、残疾人的乐园。

  2014年,一位特殊的患者来到了康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这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女孩子涉世未深,被人设套骗到了山东的传销窝点。在那里,女大学生和传销骗子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从4楼跳了下来,造成了双腿被截肢的后果。女大学生刚来的时候,满脸阴霾,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徐勇理解她,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大学生,怎么可能一下接受这严酷的现实呢?因为自己有过从健全人到残疾人的经历,徐勇知道怎样打开这个女孩子的心结。他总是装作无意识地去和女孩子聊天,给她讲伤残舞者廖智的故事。在徐勇的循循善诱下,女大学生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现在女孩嫁人了,而且还当了妈妈。

  去年夏天,徐勇应约去襄汾浪泉为一个残疾人配假肢,回来的路上,路过襄陵的时候,看到一辆轿车把一只小狗的腿撞断了。狗的主人和轿车司机为赔偿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狗的主人说,你把我的小狗腿撞断了,就该赔。轿车司机说,谁让你的狗在马路上胡跑乱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平息双方的矛盾,也为了做一次新的尝试,徐勇走下车来说,你们别吵了,我为你们的小狗接一个假肢,费用由我来出。徐勇把小狗带回公司,经过技术工人精心设计,小狗带着假肢又活蹦乱跳起来。徐勇说,那一刻,他的心别提有多兴奋了。

  现在的徐勇,又向智能假肢迈进了。智能假肢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残疾人配戴上它,可以跑步、负重、打羽毛球,并且看不出来任何异样。德国已经成功地生产出来了,就是价格很高,小腿部分27万,大腿部分36万。如何生产出来一方面可以以假乱真,一方面价格又可以让残疾人接受的智能假肢?徐勇陷入了沉思。他说,当初把假肢中心搬到临汾来,让家乡的残疾朋友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配假肢的问题,他用了8年的时间。如今,他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家乡的残疾朋友享受到以假乱真的智能假肢,托起残疾朋友的生命之光。

  记者 刘晚 实习生 荀佳璇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

上一篇: 临汾聋哑人李永强:给生命插上自强的翅膀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