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建勋课下辅导学生。
临汾新闻网讯 如果一个人的视力几近为零,那他的世界肯定比别人少了一份光明,生活中许多看似触手可及的事情,都会变得异乎寻常艰难。
这样的人,生活自理已然成为问题,谁还敢指望他成为一名身先士卒、桃李芬芳的人民教师?
可他真的做到了,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管理班级有板有眼,学生成绩屡占鳌头。就在前些日子,还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
他,就是临汾二中教师仪建勋。在经历人生的磨难之后,依然选择了顽强和拼搏,活成了全校师生都尊敬和崇拜的“励志哥”。
战胜自我 跃入师门
“在安静的考场内,我眼冒金星,头疼欲裂,试卷上的题目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没有办法只能闭上眼睛休息一下。监考老师默默地走过来,轻声问我:你还行吗?不行就休息一下,身体要紧。我抬起头说:老师,没关系,我还能坚持。这几乎是我初中每一次考试中都会遇见的情况。”
这说的就是仪建勋。
仪建勋出生在襄汾县西贾乡的一个小村庄,先天眼疾带给他一个模糊的世界,注定他会经历常人难以承受之痛。每一年眼疾都在加重,学习任务也在加重,医生一次又一次命令他减少学习时间,但强烈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的顽强斗志,他一步步摸索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留一扇窗。眼睛几乎看不见,耳朵却如伸出触角般异常敏锐,捕捉到万千信息。仪建勋从未要求特殊的体恤与照顾,看不清黑板,就尽伸双耳,用心聆听,努力,再努力,尽一切可能记住各科老师讲的知识点。可喜的是,脑子还很灵光,记忆更是超人,有时他比那些视力正常的同学获得的信息还要充足,取得的成绩还要优异。就这样升入高三,为了有效保护视力,医生甚至提出让他放弃学习的建议。他不得不做出改变:上课尽量睡觉。谁知,这竟然引来了别人的不解。一次考试后,同桌当着他的面向班主任提出申请:“老师,我再也不愿和仪建勋坐同桌了,他下课睡觉、上课睡觉,就连考试我见他也是睡觉,可是考试成绩要比我好很多。几句话听得仪建勋哭笑不得,天啊,自己真的在睡觉吗?下课时他要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在脑子里反复过几遍,加深记忆,还要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提前背一遍。睁开眼睛又有什么用处呀?即使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迹,还不如闭目聆听、思考、记忆呢!考试时也是这样,他把每一道题读一遍后闭目思考,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没想到同桌竟觉得他是在睡觉,索性他就在“睡眠”中度过高三,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师范大学。
多年的求学经历,为仪建勋树立了信心,注入了勇气。他意识到,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战胜自己的自卑和懦弱,认真思考、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别人能做到的他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校园怪人 背后真功
大学毕业后,仪建勋壮志得酬,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主动请缨承担最重的教学任务,带最有挑战性的班级。站在讲台上,他能记住教材中几乎所有的题目、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各个知识点和考查类型、自己做过的每一道题,还有导致学生出现问题的各个知识盲点或思维误区。更神奇的是很多立体几何题,他根本不用画图,学生来问,立等可取,迅速给出到位的启示、完美的解答。
同事们惊异于他的表现,可谁又能知道,他在背后付出多少艰辛与努力?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生要求他讲解大量的习题。有六七位学生拿着不会做的题目前来询问,全都是高考模拟题的最后一道难解的大题。他费了半天劲儿解决了其中一道,看着学生们焦急的神色,他头晕眼花,甚至无法继续工作,可心里却在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怎么办?从此以后,校园中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怪人”:手里时刻拿着资料书,无论行走坐卧,随时都会看高考试题,面无表情,边看边记,不与师生寒暄,兀自思考诵记。他的独门诀窍是:用两分钟时间看题,然后闭目思考,接着睁开眼睛答题……一段时间后,他做完了在书市上几乎可以买到的所有高考试卷。经过分类整理、题型归纳、总结提升后,他具备了随时高效解答各类难题的能力。
“常常是我口述,学生们推导,一下子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当年高考,我班成绩异乎寻常的优异。”当仪建勋对同事说出高考成绩秘笈后,大家沸腾了:一个老师在学生读过题之后,能快速从题目中捕捉有效信息,形成解题思维,这对数学专业的掌握要多么精熟啊!
耳朵管理 别有用心
许多身有缺憾的人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不足有所忌讳,仪建勋却十分乐观,不以为然,“看不见,能听得见啊,我也许比大家还听得远一些!”口气里带着自信。
他声音辨识人的水平确实高,能听出打过一次电话的家长的声音,甚至能准确辨出几年前毕业的学生的声音。有一次,晚自习时,他刚踏进教学楼,听见三楼自己班里有位学生大声喧哗,他上楼后及时对这位学生的违纪行为给予引导教育。还有一次,他路过女生宿舍时,听见班里几位女生窃窃私语,当即敲开宿舍门,果然是三位女生因怕迟到挨批评躲在里面。这样的故事多了,“仪老师没有千里眼,却有顺风耳”,在师生中传为美谈。
仪建勋对学生的了解不是始于班级建立,而是始于打电话通知每个学生上学,通过这个看似程式化的动作,就能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孩子性格等特点加以了解。他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宿舍分配,这样就形成了班级内的一个个小团队,让各团队在各个方面进行配合促进,提高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法在他的班级管理中每天被使用。他抓住学生空闲时间,不断在窗外眺望、教室内徘徊。其实他什么都没有看见,但同学们觉得他什么都看到了。接着,他手下的“13衙门”会把每个同学的表现,事无巨细地汇报给他。所以每次与学生谈话交流时,他总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说得学生心服口服。学生都说,“老师可能看不清我的脸,但是他的眼睛能看清楚我的内心。”
仪建勋的跟进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紧紧跟着学生,而是充分了解每个阶段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迫切需要得到的成长营养,然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班干部的领导与带头作用,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给学生最及时最有效的教育。正是有这样步步跟进的极致用心,才有了每一个学生的快速蝶变,收获了一次次优异成绩。
自带光芒照亮别人
临汾二中的办学思想是生命化教育,即相互尊重、彼此成就,让青春闪闪发光、让生命熠熠生辉。而仪建勋就是这一教育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对生命充满热爱,对事业无限赤诚。只要他出现,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主动热情地帮助他,而他也深爱着这个团队,用心诠释爱与教育的内涵。
曾有一个学生说话结巴,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弱许多,平日总是自感卑微,不敢与别人交流,更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家长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孩子几乎要放弃自己时,仪建勋却坚定地站出来帮助他,让他遇见那个原本优秀的自己。他与学生耐心交流,还对学生讲起了自己与眼疾战斗的故事,学生深受感染。他拍着学生的肩膀说:“像我这样的人都可以活出一个全新自我,你为什么不能呢?”学生的希望被点燃了,师生一起制订了一个改变方案。每节课仪建勋都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从只能回答一个字到可以完整阐释一个概念,从回复一句简单的叙述到讲解一个复杂的习题。老师为学生逐步搭建起爱心阶梯,打开了学生的心结,消除了障碍,学生变得自信满满,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西理工大学。
从教15年,仪建勋就担任了15年班主任,两个实验班的教学任务已够繁重,琐碎杂乱的班主任工作更是劳心劳力。他用微弱的视力贴近书本每一条横格,一笔一画写下教案;每天不辞辛苦地认真批阅一摞摞作业本,从不懈怠;他一次次拿出爱心与耐心,谆谆教导屡教不改的同学。有人问他为何不去清闲的岗位,他微笑着说:“作为教师,就应该站在教育的第一线,用最有耐心的陪伴、最有智慧的引导,来促进这些可爱生命的成长。”
仪建勋,先天眼疾让他的世界缺少了色彩,但他却将“无彩”的人生活出了别样的精彩!
记者 景秀红 郭璞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