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刘小丽:轮椅上的“知心姐姐”

2019-01-11 09:15: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时光如流水一般

  哑然划过去,又逢小雪日

  一些深邃,深沉的梦

  在待满天花朵绽放的时刻

  静候……静候,再静候

  只是善于掩饰的表象而已

  灵魂,早已背叛轮椅

  与躯壳,要随你浪迹旷野

  ……

  小雪节气刚过,刘小丽坐在窗前,深夜难寐,写下了一首《在这季节里待抱一场雪》。

  小丽最喜欢白色,因为在她的脑海里,白色象征着圣洁、纯净,也许还是爱情的颜色。小丽最想在冬天感受一场雪,因为在她的世界里,雪花仿佛是在一窗之隔的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那么触手可及,又那么遥不可及……

  刘小丽是曲沃县高显镇荀王村人,自出生起就与病魔为伴,先天性重度脊柱裂导致她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小丽每天只能在床和轮椅两点一线间平移。

  小丽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只有足够坚强,才能活得更漂亮。”这个道理,小丽6岁那年就明白了。

  那是一个小麦收割的季节。晚上8点刚过,母亲把两岁多的妹妹哄睡之后,让小丽独自坐在卧室一角的轮椅上看电视,随后便匆匆离开家去了地里。

  同样的情景曾经很多次出现在农忙的季节,乖巧的小丽早已习惯。然而,6岁那年的那个夜晚,令小丽倍尝煎熬。

  当时针走过晚上11点时,望眼欲穿的小丽没有等到父母的脚步声,却被电视屏幕上突然“花屏”发出的“滋啦”怪响吓得惊慌失措。她不停地看向床上的妹妹,生怕这怪响会惊醒妹妹,本能地,小丽想要去关电视。

  然而,家里为她自制的儿童车将小丽卡在车内,动弹不得。那种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无助感让她绝望、愤怒。无奈之下,她尝试自己爬出儿童车去关电视。一只手抓住儿童车一侧的扶手,另一只手用力撑在座位上,她侧着身体慢慢往下滑,哆哆嗦嗦坐到了地上。

  “在地上的我,还没有一只小狗高,很狼狈。”小丽的倔劲突然上来了:“我就是这样的身体状况,所以我更得坚强、勇敢,我要藐视所有的困难!”每爬一步,小丽的双腿都向后扯着身体,她就用手拽着腿,爬一步、拽一步……六七米的距离,小丽“走”得格外辛苦。“但是我成功了,所以你看,内心的坚强可以激发一个人无限的潜力。”那些让小丽痛苦的过往,她总是能从中汲取力量。

  因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小丽的成长被很多人所关注,小丽对这一切总是充满感激。“感谢父母抚育我成长,感谢市里和县里的领导对我的关怀,感谢市残联、县残联每年对我的补助,感谢未曾谋面的贵州胡富兰女士捐赠电脑给我,感谢福州的康强老师为我送来治愈褥疮的药品,感谢如风(网名)姐姐给我寄来学习书籍……太多太多要感谢的人,我没法一一感谢,我要回报这个社会!”小丽用手机敲下了这样一段话:“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温暖,我才更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想要为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增添一抹属于我的色彩。”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小丽觉得她一定要做些什么。“他们需要帮助,尤其是灾区的孩子们,他们中有的人一夜之间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或者肢体,那是一种坠入地狱的感觉。”小丽查询到灾区帮扶热线后,坚持每天给那里的孩子打电话,和他们交流。“我想告诉他们,再大的灾难也抵不过一颗坚强的心。”

  那次震灾中,许多心灵受到重创的孩子不愿意跟人交流,小丽常常对着没有回应的电话,一说就是半个钟头。直到有一天,电话那边传来一声怯怯的、微弱的“谢谢你”。

  “一个小男孩的声音,我到现在都记得。后来我再也没有联系到他,汶川那边的人告诉我说‘孩子很好,他说谢谢你,他知道他该怎么做了’,在那一刻,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其说我给了那个孩子生活下去的勇气,不如说是我们两个的互相救赎。”

  那个时候开始,小丽通过固定电话走上了公益之路。她借助电话、书信、网络等常用的通讯方式,面向全国正式开通了“心灵关怀”公益私人热线平台。

  “知心姐姐,在吗?你能帮帮我吗?”2010年的一天,小丽打开QQ,收到了这样一条好友请求,对方是福建省一名初三学生小柔(化名)。因为双腿残疾,小柔无法自由奔跑和活动,在学校常常感到自卑。在同年临近冬天的午后,小丽收到了小柔的QQ视频电话。

  “姐姐,我不想上学了,我没有办法忍受同学们看我的眼神,生活好辛苦,老天爷不公平。”小柔在视频那边有气无力地说。

  因为身体残疾,小柔的父母需要全天“陪读”,做小柔的拐杖,无微不至的关爱既让小柔感动,更让小柔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累。

  视频这边的小丽又气又急:“你不是说要报答父母吗?你不是说要出人头地吗?你不是还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吗?不要轻言放弃啊!”

  小丽的一席话让小柔又愧疚又难过,看着视频那边哭得泣不成声的小柔,小丽的语气渐渐缓和了下来。“我和你一样,你经历的困难我都懂,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未来。我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我学会了读书、识字甚至写作。你要相信,读书能给你一个光明的未来!”

  小丽的一席话让小柔备受鼓舞,她决定继续读书,不理会周围的眼光,为自己拼一个未来。“半年前,我收到小柔的QQ消息,她说她现在有一份工作,有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小丽笑着说:“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看到希望,我特别开心。”

  2012年,小丽又成为残障人士的网络公益导师。爱看书的小丽舍不得给自己买一本书,却把每个季度的800元残疾人补助金拿去给脑瘫孩子买儿童读物。

  “脑瘫孩子无法与外界沟通,但读书、写字可以架起一座桥梁。”小丽主动当起了20余位脑瘫孩子的语文老师。孩子们看书有困难,她就通过网络连线,一个字一个字读给他们听;孩子们不会书写,小丽就鼓励他们写日记,一句话一句话纠正;孩子们发音不清晰,小丽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教他们读同一句话,直到他们能表达出完整的一句话……

  多年来,小丽为近万人免费进行过心理疏导,将自救、励志的精神传递了出去;无数个深夜里,小丽强忍着身体的种种不适和许许多多求助者沟通,一聊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对方迈过心里那道坎……小丽说她希望有一天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把自己的遗体捐赠出去,再为这个世界做最后一点贡献,她说这是她最美好的结局。

  有人说命运对小丽太过残忍,有人感慨命运对小丽不够公平,小丽却很坦然,她说:“上天给了我什么,不管好的、坏的,我一并接纳,它们是我不断向上生长的养分。现在的我也许是一棵小草,但总有一天我会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的人带去绿色和希望。”

  记者 段碧蓉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