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刘书祥:不等不靠 自强不息奔小康

2019-05-08 09:14: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每一次骑三轮车出门,刘书祥都从用手松开刹车开始。与正常的三轮车不同,刘书祥的三轮车,刹车、油门都经过加工,不靠脚踩,全凭手控。

  今年51岁的刘书祥是永和县芝河镇霍家沟村村民,现居住在永和县交口乡上罢古村。他本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农民,一家5口人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2002年,成了这家人的命运转折点。近日,记者来到刘书祥家,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想想自己那时候,怎么就那么不操心,能把自己摔成这样呢!”刘书祥回忆说那是2002年的冬天,他上山放牛时因下雪路滑,一个骨碌滚下了山,摔坏了腰椎,“原想骨头接上了,等腰椎长好就能下地干活了。可拆了钢板后我使劲掐自己的大腿,连一点知觉都没有。”这时,刘书祥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下肢瘫痪,站都站不起来,更别提走路了。现实把这个曾是家里顶梁柱的男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在我们三个姐妹心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不仅从没有打过我们一次,对妈妈也疼爱有加,一直不肯让妈妈下地干活。爸爸出事后,我当时就感觉我们家的天塌了……”说起爸爸出事的那一年,女儿刘莉华眼眶里的泪水不住地打转。

  “躺在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就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轻生的念头一次次把刘书祥推向自杀的边缘。有一次农药已经端到嘴边了,但是听到小女儿放学回家进了门就喊着“爸爸,爸爸,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女儿的呼喊声把刘书祥拽了回来,他一把抱住小女儿,眼泪决堤般地流,“我死了,孩子就没有爸了!孩子需要我,妻子需要我,这个家需要我,我一定要振作起来!”

  刘书祥肢体一级残疾,走路都是问题,更别说种地、出去打工了。思来想去,刘书祥琢磨着做个小本生意。万事开头难,挡在刘书祥面前的一座大山是如何让自己“走”出家门。

  2005年,刘书祥购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量身改装、学习驾驶,准备走村串户收废品。1个月后,刘书祥已经可以熟练地驾驶着三轮车顺利往返于家和各个乡镇的收购点之间。每天天不亮刘书祥就开着小三轮出门,临近午饭才回家,中午稍事休息后再出门,十多年来,他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又一次撑起了这个家。

  收购废品时,由于身体原因,刘书祥没法下车称重量。“我这‘行情’高,谁来卖废品谁称重量,称完了再给我装到三轮车里。”刘书祥笑着说,村里乡亲们都体谅他的不容易,力所能及帮助他的同时,都会把废品留下等着卖给他。

  2008年,刘书祥一家从霍家沟村搬到了离大路更近的上罢古村。买卖红火了,他的生意范围也从收废品扩大到收购、代卖小杂粮。

  有一年夏天,刘书祥开着三轮车去收落果,在一条人烟稀少的小路上翻了车,自己动弹不了,顶着烈日等了6个小时,妻子带着邻居找到他时,他还笑嘻嘻地说,“我没事儿,让大家担心了。”还有一次,他去村里收购,回来时下起了雨,在一个拐弯处三轮车身一滑,翻在一个排水沟里,他的锁骨被摔断了,到医院打了钢针,忍着疼痛又出门做生意了。

  深刻体会到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苦和难的刘书祥,出门做生意时,只要听到哪个村里有像他一样遭遇的人,他都会登门去看看,把心里的苦互相说一说。永和县阁底乡有一位像刘书祥一样因事故伤到腰椎导致下肢瘫痪的农民,听说了刘书祥的故事后,给刘书祥打电话说,“书祥,我加你的微信吧?你可要给我好好讲讲你是咋过来的!”刘书祥高兴地说,“好啊!我把这几年认识的和咱一样情况的人都加进来,没事了大家一起说说心里话。等到了秋天天气凉快了,把大家都叫上,我开着三轮车带大家到乾坤湾散散心去。”

  重心在己,不等不靠。2016年底,刘书祥的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光发愁不顶用,不如想想怎么办。”“只要有志气,有决心,人勤快,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脱贫的路上,我决不拉村里的后腿,更不拉全县的后腿。现在政策这么好,扶持力度这么大,我们没理由过不好自己的小日子。”……人,朴实乐观;话,充满力量。刘书祥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找准努力的方向,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道路上的障碍一点点铲除,一步一步将命运之神征服在脚下。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