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琴为村民诊疗
临汾新闻网讯 “在城里,大家都是有病去医院,要是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还得打车、推轮椅。但在我们村有病找大夫,一个电话就行……”隰县龙泉镇桃坡村李建平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他肚子疼痛难忍,就连上厕所都没力气,晚上10点多,天还下着雨,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北门村卫生所冯俊琴大夫的电话,十几分钟后,冯俊琴披着雨衣骑着电动车赶到了……
23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雪路难行,只要一个电话,冯俊琴就会立马奔赴患者家里。
1996年,冯俊琴毕业于临汾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她先在蒲县克城开了一家诊所,后来嫁到隰县后,就在北门村卫生所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并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那片土地。北门村卫生所担负着龙泉镇桃坡村、古桥西村和圣安花园、紫川苑两个自然村、两个居民小区415户、1136口人的公共卫生、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为辖区内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预防接种等人群提供14大项55小项的服务项目。
冯俊琴说,刚毕业那几年给村里人看病,走村串户基本上靠步行和骑自行车,最近几年才买了电动车;20多年来,冯俊琴走遍了辖区的每家每户,先后骑坏了3辆自行车和两辆电动车。
“冯医生经常来,对俺们可好了。”隰县龙泉镇桃坡村73岁的脑梗患者吴东英告诉记者,今年2月6日晚上,她发烧到39度,赶紧给冯大夫打电话,冯大夫赶来后给她打退烧针,直到她完全退了烧后才离开。吴东英老伴儿李富生身体也不好,常年吃药,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家里靠低保过日子。李富生说:“冯医生就像我们的汝子(方言:女儿)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随叫随到。有时候咱过意不去,就把自家的桃子和鸡蛋装一篮子给冯大夫,可她什么都不要,只吃了一个桃子说很甜……”
2018年7月20日,桃坡村83岁的脑梗患者刘志平再次患病,冯俊琴接到电话后迅速骑车赶到老人家中,经初步检查后发现病情较重,卫生所的条件已经无法处理,她迅速和患者家属将老人护送到县医院治疗,直至老人病情稳定后才离开。刘志平老人出院后,行动不便,冯俊琴就定期上门为她做检查。
几年来,冯俊琴扎扎实实做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医疗政策,挨门挨户上门服务,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患者需要怎样护理,需要怎样预防,她都一一嘱托家属,把真情传递给每一户村民,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
为了提高理论和医疗水平,冯俊琴自费订阅了多份医学卫生报纸杂志刻苦学习,利用医生微信群遇到问题及时向群里资深老师请教。学习实践使她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断提升。她熟练掌握了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技术。她通过绿色诊疗技术,治疗鼻炎、鼻窦炎,诊治效果明显,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隰县北门村卫生所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冯俊琴迎难而上,靠一辆电动车挨门逐户地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大家听健康讲座,调查收集有关数据,登记造册;为群众量身高、测体重、量血压、血糖,耐心询问健康状况,一户户制作健康档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县、乡卫生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截至2018年底,桃坡村、古城村两个自然村和圣安花园、紫川苑两个小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基本实现了公共卫生管理规范化,让精准扶贫医疗服务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冯俊琴说:“要当好一名乡村医生,就要服务到位,用心去和患者相处,当好患者的亲人,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一户也不能少。”
记者 郝海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