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他参加工作时的誓言是:“我要把一生献给我所热爱的公安事业”。19年中,樊银锋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起早贪黑,不分节假,弹指一挥间,19年悄然过去,他挥洒过的汗水已不知有多少,取得的成绩也无法记清,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优秀人民警察的风采。先后被临汾市委授予“办案能手”“优秀人民警察”,市政法系统评为“十佳杰出青年卫士”,并连续多年被县局评为“先进个人”等称号。他就是襄汾县公安局食药侦大队大队长樊银锋。
樊银锋曾协助巡警大队大队长主抓案件、执勤巡逻和管理工作,平时组织带领大家认真开展车辆查控、保护现场、警用器械的使用及战术和各类警情处置等公安业务的学习,按照队员特点,合理分配编排警力,结合110提供的警情快报,在及时准确掌握全县治安特点和治安复杂区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及时调整警力和巡逻车辆,做好对城区重要部位、居民小区、繁华路段、人员聚集部位和易发案区域的巡逻力度,做到有的放矢。并在开展的严打、追逃、治爆缉枪等专项斗争中,带领干警一道参加夜间检查、堵截、抓逃犯等工作;在“两会”“两节”期间,每天带领干警走访辖区内的行业场所,查处黄、赌、毒案件。十年的巡警工作,盘查可疑人员324余名,发现案件线索215余起,破获刑事案件120起,抓获嫌疑人88人,受理治安案件289起,查处各类违法人员540人,城区“双抢”“盗窃”案件明显下降,得到局党委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
作为该局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预备队,樊银锋带领巡警队员赶赴战斗第一线,并且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论工作在巡警大队还是刑侦大队,不论是在城市巡逻,还是在基层办案,樊银锋始终牢记头顶的警徽所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用行动践行承诺。刚到刑警队工作时,樊银锋结合在学校学习的法律知识,在业余时间研究犯罪心理学、刑侦技能等,边学边干,从一个刑警“门外汉”,成长为一个“破案能手”,屡次冲锋在前,破获重大案件,他优秀的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品质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2013年的一天,襄汾县地税局家属院李某家发生爆炸,一人死亡。接报后,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樊银锋带领干警开展调查、走访、现场勘查,科学分析、准确定位,经过20余天连续奋战,终于确定了涉法涉诉人员杨某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将其抓获。
樊银锋不顾二十来天连续加班的辛劳,坚守岗位,即刻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开展审讯。审讯之初,犯罪嫌疑人杨某某以为死不承认就可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与民警玩起了心理战术,久攻不下。樊银锋毫不气馁,积极运筹审讯策略,多管齐下,对杨某某展开审讯。在凌厉的政治和心理攻势下,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于次日中午12时杨某某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2014年该局成立了食药侦大队,樊银锋担任大队长。这是个新警种,对于他这样奋战在刑警一线,经常接触的都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恶性重大案件,突然转换成与食品、药品、环境方面的“小案件”,起初从内心对这项工作重视不起来,认为干和不干都一样,又不会出现大问题,直到慢慢接触和不断的培训学习,他认识到了食药工作的重要性,几乎涉及民生相关的所有领域,犯罪分子为了高额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直接危害到群众的生命安全。
爱一行,钻一行,鉴于食品、药品数量庞大,环境污染类目繁多,涉及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樊银锋在侦查食品药品环境违法犯罪过程中,每一起案件,都面临一个新的行业,面临一个新的难点与课题,要求不仅要掌握本系统的各项法律法规,还要进一步了解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他特别注意食药环境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积累,并虚心向专家讨教。为了跟上食药环环境迅速发展的步伐,他如饥似渴的钻研业务,自费购置了大量业务和法律书籍。他不满足于现有的书本知识,还特别注意现代食药环境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培训。
樊银锋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把学到的东西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以学习促工作,并用工作检验学习的效果。工作中,他特别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每破一起案件,他都要认真总结,写出本案的经验和教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破案水平。自担任大队长以来,破案率高达90%,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樊银锋的分析能力和破案指挥能力大大提高。在多起案件侦破中,不畏艰难,不怕困难,敢打敢拼,一往无前,在打击罪犯、侦查破案战线上屡立战功,成为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克星。
记者 李媛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