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贾红卫:畜牧人的“黄牛精神”

2019-11-08 10:16: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从走上畜牧工作这个岗位,曲沃县畜牧中心家畜改良站贾红卫暗暗发誓:“要做一个有匠心的畜牧人。”

  40多年来,贾红卫用自己执着的追求和无悔的畜牧情,演绎了一名畜牧人立志、成长、奉献的最美人生,他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为曲沃畜牧业健康发展投入了全部精力。

  理论在实践中发光

  贾红卫参加工作后,朴实勤劳,以站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将自己在校学习的课本知识灌注到生产实践中去。通过反复操练和师傅们的指导,很快掌握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

  1983年,他在全县首次举办家畜(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上,开展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教学,为本县及周边侯马、襄汾、洪洞、翼城等县市培养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员30余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晋南黄牛的品种选育工作和杂交改良进程,为晋南黄牛养殖效益的提高注入了科技动力。与此同时,每年经他改良的黄牛超过2000头。

  探索冻精技术取得成效

  提高当地黄牛的改良速度,需要量多质好的优质冻精。在90年代初,牛用冻精还不十分充足的情况下,贾红卫在外出调研时,引进了两头纯种西门塔尔种公牛。回来后,他一方面精心饲养调理,一方面钻研牛精液冷冻技术。通过他对冻精“配方”和冷冻操作的多次试验,最终掌握了冷冻程序及制取技术。其制作的牛冷冻精液活力达到50%以上,年制取牛冷冻精液10万余粒。这项技术的实验成功,在当地及周边县、市推广使用,为当地肉牛改良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90年代中后期,大家对猪、羊的人工授精技术还比较生疏,贾红卫又在曲沃县及周边县市推广猪、羊人工授精技术。他深入养殖场户,言传身教,广泛宣传家畜人工授精的优势及其深远意义。与传统繁育方式做对比,让养殖户从中受益。同时,广泛开展了猪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培训,为当地及周边县市培养猪羊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00余名,使养殖户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了生产性能,杜绝了疫病传播。

  与此同时,贾红卫和团队一行人,奔赴北京顺义、四川成都、山西五台等地,引进了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猪种。奔赴山东梁山、菏泽,陕西西安、富平、杨凌等地,引进了波尔山羊、小尾寒羊、萨福克、道赛特、杜泊及萨能奶羊,对本地羊进行改良,使本地羊种由原来的每胎单羔双羔,改良为每胎三羔四羔,很大程度提高了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不忘初心扎实服务群众

  贾红卫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工作近40年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需求放在第一位,常年坚守在工作第一线,无论白天黑夜,他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从未贻误过群众所需。

  还记得80年代初,贾红卫家境困难,买不起摩托车。于是,他就常年骑自行车奔走乡里,特别是全省在曲沃县举办晋南牛驴评赛现场会期间,他每天往返十几个村子挑选种牛、种驴,测量体尺,整理数据,为会议筹备资料,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到养殖场户搞改良、诊治。多少次因过度劳累途中躺在路边小憩。为了赶时间多跑几个养殖场户,从90年代至今,他骑坏了9辆摩托车,摔跤更是常有的事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家庭贫困的养殖户至今不收分文、全程免费。多年来他深入养殖户,提供家畜人工授精改良、诊治疫病、咨询技术等服务,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广泛好评。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本地还是周边县市,说到贾红卫,大家都知晓他的名字,称赞他是一名讲诚信、有道德、重人品的优秀畜牧工作者。

  贾红卫已年近花甲,但他对工作的热情不减。坚持到岗上班,坚持下乡服务,在坚持搞好本职工作之外,现在又参与到山西省晋南牛保种选育项目中,并继续主导一线业务,继续为全省晋南牛选育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 祁 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