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咱家就是宾馆、是洗衣房、是饭店对吧?一个星期回来一次还没有说说话,又要走……”
“这段时间不是忙吗,等忙完我好好在家待几天!”
“是待几天还是睡几天?我还不知道你,放假回了家就是睡觉。”
“呵呵……”
这样的对话,在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一大队队长高东亮的家中经常出现,他已记不清这是妻子多少次这样埋怨他,他唯一清楚的是肩上的重担,是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一线的苦战。
高东亮今年43岁,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老好人”,可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一旦站在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一线,就会变成另一个人,他那张“老好人”的脸,瞬间变得“冷酷无情”。
“说话不要藏着掖着,一是一,二是二,支支吾吾的,难道你们企业有安全隐患还没有排查?”
“安全生产是底线,这个底线,谁也不可以通融,有问题必须整改,下不为例!”
“你以为把这散放的氧气瓶用布子遮起来我就看不见了?不要隐瞒实情,这些都是隐患,要整改,明白吗!”
看,这才是高东亮工作时的状态!在市应急管理局,他因为工作“作风硬”,经常被委以重任。“安全问题,这可是红线,更是底线,不像买东西发现了缺斤少两,还可以讨价还价,安全隐患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排除,企业的安全管理存有隐患,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整改。”高东亮说,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是一个需要耐心、恒心、决心“三心共存”的工作,耐心说的是面对检查工作时,要耐着性子,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查验,一个责任人一个责任人问询,如果没有耐心,就不可能发现安全隐患;恒心说的是态度,要知道安全生产监察工作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处理,所以态度很关键,得过且过的态度,干不了这个工作;决心是关键,不需要多说,因为这份工作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是危险,如果没有决心去做,那就回家吧。
耐心、恒心、决心!这就是高东亮在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初心。面对困难,他总会想方设法积极克服,“不能空手而归,要敢于和安全隐患死磕到底!”——这就是高东亮面对工作时的真实写照。
几年前,高东亮在对我市某建筑工地进行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时,意外发现,本该停建整顿的建筑工地上,一辆吊车却在施工。难道是工地偷偷复建了?这可是个大问题。“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不但需要胆气,还需要智慧。”高东亮说,当时他先用手机拍摄了视频,用作证据留存,然后才悄然来到此建筑工地门口。
大门锁得结实,对方不愿意开门。高东亮清楚,这是建筑公司在争取时间恢复到停建状态。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刻通知了地方安监部门,最终顺利进入。“一进去我就知道,企业已经停工了,可他们没想到我手上还有证据。”高东亮说,在证据面前,企业无话可说,接受了整改要求。
事实上,在高东亮的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中,需要“斗智斗勇”的时候还真不少。“其实,现在绝大部分煤矿、铁矿等生产企业,都非常重视安全隐患问题,他们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但也有一些企业,为了利益,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丝毫不顾安全问题。”高东亮说,有一年他负责去我市某县加气站进行安全生产监察,该企业之前因为安全隐患问题,被责令停业整顿。但在检查组进驻之后,隐隐发现这家企业偷偷复产过。
“没有证据,我们也没有办法!”高东亮说,执法工作讲求证据,虽然怀疑企业偷偷复产,但没有充足的证据,也不能把企业怎么样。
没有证据怎么办?想办法找呗!面对企业的“严防死守”,高东亮灵机一动,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开始寻找证据。“当时,我们判断电脑中一定会有企业偷偷复产的证据,可企业自然不会让我们去查,所以我想了个办法,表示要借用他们的电脑写一个材料。”高东亮说,不能明着检查电脑,借用总可以吧?
果然,高东亮如愿借到了电脑,一边装模作样写材料,一边悄悄在电脑里搜索证据。“我从电脑中找到了企业的销售台账,当着企业负责人的面,指出他们的账目上显示的时间,竟然是停业整顿时间。”高东亮说,铁证面前,企业无话可说。一次看似没有办法的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人们常说,守护安全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们靠着专业的知识,敏锐的感官,或迎难而上,或斗智斗勇,在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道路上书写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诗篇。
“最近几年,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们去企业检查时,他们会主动配合,而我们也顺应时代的需要,从执法者的身份,兼容了服务者的身份,不但要执法,还要对企业进行服务。”高东亮说,如今,每次检查,他都会向企业宣讲安全生产知识,对于“斗智斗勇”的执法活动,他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毕竟执法只是过程,安全意识方是长远。
记者 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