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患者,男,65岁,主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一周入院……”2019年8月13日,在临汾市中心医院住院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基地,带教老师苏惠玲组织学员对一起病例展开讨论和诊断,学员们有的建议进一步进行肝功检查、腹部彩超检查,有的说考虑胆道胰腺肿瘤,需要进行上腹部核磁检查,各抒己见。像这样的病例讨论,在市中心医院住培基地每月都会举办。
2017年1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后,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苏惠玲经过医院层层考核,成为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内科基地的教学秘书及带教老师,负责内科基地的教学安排工作及消化内科的带教工作。
消化内科是市中心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最忙的时候一天门诊量就有200多人。苏惠玲是科室炎症性肠病小组的负责人,除每天去病房开展正常工作外,每周一、三、五要在胃镜中心进行胃肠镜检查,每周四出专家门诊,还有数不清的急诊手术和每月定期的下乡巡讲。就是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苏惠玲所在的内科基地工作、教学工作依然开展得井井有条。“当医生是一份艰苦的工作,患者的信任和期待是支撑我们不断在医学之路上走下去的动力,也是我们的初心,我希望我们的学员除了能在专业上有所提高,还能在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上有所收获。”苏惠玲说。
市中心医院2018级内科基地住陪学员有19名,2019级内科基地住培学员8名,大部分学员都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医师,还有一些学员来自基层医院,临床基础非常薄弱。为了逐步提高学员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基地主任李建义的带领下,苏惠玲安排学员们进行系统的轮转和培训,接受理论教学、技能授课。无论工作有多忙,苏惠玲每周都会坚持举办基地教学活动,进行病例讨论、学员大讲堂、教学查房等活动。病例讨论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临床病理为基础,已成为内科基地的特色活动之一。看似简单的一次病例讨论,苏惠玲要帮助学员选择典型的病例,并根据病例情况,邀请病例相关专业的科室主任、带教老师担任评委点评病例,提前3天将病例摘要发给所有评委及学员,病例讨论中进行引导和主持,讨论结束后进行汇总和分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充分的准备,每期的病例讨论都很精彩,涉及布氏杆菌病、巨细胞动脉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各个学科的典型病例。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员和老师都收获颇丰,从理论知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到全科医学思维模式、多学科协作意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正如苏惠玲所说:“我是在和住培学员一起进步。”前段时间苏惠玲因为过度劳累患了带状疱疹,也只能在晚上八九点工作都结束之后才能接受输液治疗,最让她感动的是学员们纷纷发过来的问候信息。现在,病例讨论活动也陆续在其他教学基地开展起来。
一年多来,在内科基地各学科教学主任、秘书及带教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内科基地学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明显提升,尤其是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显著提高。苏惠玲也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正式聘为消化内科副主任。
住陪工作任重而道远,苏惠玲介绍,11月下旬他们将举办体格检查技能比赛,编撰内科经典病例集,进一步夯实学员基础,12月还将举办学员故事会,对人文医学、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进行探讨。苏惠玲说,希望学员们将来可以和我们一起,共同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