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郭润生:暖心院长暖心事

2019-12-17 09:32: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郭润生入户为村民量血压

  临汾新闻网讯 12月14日13时30分,一场大雪之后,郭润生早上的入户工作,伴随着对贺对梅老人随访的结束而告一段落。老人患有腹腔粘液瘤,治疗一年多无明显好转。因无法进食,医院建议插胃管,但老人不听劝解,拒绝配合。无奈之下,她的儿子找到郭润生,在郭润生的劝解下,老人终于插上了胃管。

  脾气好,医术高,这是大宁县太德乡群众对郭润生的评价。而在郭润生看来,患者的认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动力。

  郭润生一路踏雪前行,此时上乌落村的贺俊红已在乡镇卫生院门口等着他的归来。“郭院长医术相当好!在十里八乡都非常有名气,不只是我们乡的人喜欢找他看病,与我们相邻的隰县几个村的居民也都过来找他。”贺俊红说着,还不忘竖起大拇指。前些年,他因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每个月光吃药就要花1700元,后来郭润生给他调药后,每个月帮他省了1200元,对他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省下来的可是一笔“巨款”。

  从春日到深冬,从酷夏到秋水,从坐诊到入户服务,一年到头,郭润生不是在出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匆忙的身影遍布乡下的街巷小径。

  一份坚守

  “黑点是老年人、红点是高血压、蓝点是糖尿病、孕产妇是粉色……”走进太德乡茹古村卫生室,一张“不一样”的地形图让人耳目一新。图上村民的居住情况、道路分布、户主姓名及个人健康状况都一目了然。而这样的 “地图”每个村卫生室都有一张。

  像郭润生这样的乡镇医生,每天除了开展基本医疗外,还有全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14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负责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健康扶贫工作。

  “全乡共有4934人,管理高血压306人,糖尿病71人……这些家庭需要重点关注和随访。”郭润生表示,很多慢性病人只要及时检查及时吃药,完全可以不出门就能控制病情。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郭润生萌生了绘制服务地形图的想法。

  每年对签约居民一般人群进行一次健康评估,主动上门为签约人群提供连续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慢性病患者不少于6次入户。这些年下来,谁有什么病,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何种疫苗,郭润生心里都有一本账,服务地形图的使用使信息管理更加清晰。

  “医疗科技进步太快了,如果不改造自己,就会被淘汰。”1999年5月,郭润生担任太德乡卫生院院长之初,卫生院只有11孔破窑洞以及几张陈旧的桌椅和床铺,看病还是“老三件”。如今,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以及配备齐全的中医馆让卫生院焕然一新。为了更好地服务乡亲,郭润生参加了临汾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以及各省、市开办的心血管、内科、急救、中医等培训,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了当地百姓的医疗需求。

  万分真情

  2008年,新农合开始实施,乡镇卫生院的病人就更多了。“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看诊、开药、打针、输液几乎停不下来。” 全年无休,这是郭润生的真实写照,“卫生院只有我一个医生,一遇上换季或者流感季,忙不过来是常事。”郭润生笑着说,现在村里的就医环境已经比以前优越很多,但医生数量仍然匮乏,“人才不会来,来了留不住” 也成为乡村医生发展的一大难题。20年来,很多人来了又走,唯独郭润生留在了这里,“既是院长,又是医生。”太德乡有8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很多村医都上了年纪,加上他们从不外出学习,很多疾病无法确诊,整个乡的人几乎都在他这里看病。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郭润生的身体不堪重负。“没有人接手,我不坚持,就没人给大伙看病了。”后来,他的腿弯不了,腰也伸不直,坐下了起不来,起来了坐不下,经常疼得出一身汗,这样又坚持了一个多月。由于病情复杂,并发椎弓跟裂缝,不能钢板固定,手术后医生叮嘱他一定要卧床休息100天。“当时躺在病床上,心里、脑袋里最惦念的依然是病人。”两个月后,拄着双拐、身体消瘦、身穿白大褂的郭润生又出现在患者的眼前。面对同事和患者的疑问,面对妻儿的担忧,他只是默默一笑。他说,群众的病痛、医院的日常工作远比自己的身体状况重要的多。

  如今,郭润生每天都需要入户,经常一走就是一天。但他心里很清楚,没有充分休息会带给他什么。即使这样,他依然不忘帮扶贫困户和留守老人。

  无悔选择

  2019年9月,一天早上6点多钟,郭润生就接到了李先美继子打来的电话。“开口就问,我爸从沙发上掉到地上了,不能动了,连话都说不了,我该怎么办?” 83岁的李先美有10余年的高血压史,又一直没能控制好。考虑老人可能是急性脑梗发作,郭润生开上救护车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县医院。“病情特别危重,老人转诊到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给出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肺部感染、气道栓塞、心律失常……19个诊断结果。“大夫说要再晚来半个小时,就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帮忙办理住院手续时,家属钱没带够,郭润生当即就把剩下的1200元补交上了。之后,又帮老人购买了换洗的衣服和被子,看到老人脱离危险,他才放心离去。

  “虽然治不了什么大病,但复诊送药、把脉问诊、推拿刮痧这些肯定没有问题。”从医20多年来,郭润生总是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遇到治不了的病人,总是主动联系上级医院,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对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除了提供入户诊疗,郭润生还经常自掏腰包给他们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很多老人不识字,经常吃错药。”为了让他们规范用药,郭润生给他们发放了小药盒;为了让常住的53个糖尿病病人能随时监控血糖,郭润生为每位患者免费发放测糖仪。为婴幼儿推拿、为留守儿童看病郭润生都不收钱。

  刚来医院的时候,隰县阳头升乡圪珯垣村有一个五保户,因脑出血后遗症慕名找到郭润生。除了医药费全免,每次下班后郭润生总会先把老人送回家。后来,老人在弥留之际,反复叮嘱村干部,“家里的两桶油,一定要给郭院长留一桶。”

  8次被评为大宁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临汾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省优秀院长、2018年被评为“最美乡镇院长”。伟大的人生,不在于做过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而在于把最普通的事情做好。20年来,郭润生立足山村、以院为家,不管是治病救人还是为人处世,他用自身的细小闪光点温暖了患者的心,也温暖了百姓们的心。

  记者 闫晏宏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