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山教育界,提起崔学军,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自2010年8月任浮山三中校长以来,他坚持“六抓”促发展,倾力课改铸品牌,使学校成为浮山大地上一朵耀眼的教育奇葩。同时,他提出“一年大突破,两年大发展,三年创辉煌”的奋斗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前提,增强德育实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该校一是抓好阵地教育,学校成立由42名学生组成的国旗班,坚持每周升国旗仪式。二是抓好活动教育,开展“入学教育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开展每天“六个一分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组建“春萌”艺术团,将每天的课间操时间由过去第二节课后的20分钟增加到上、下午各30分钟,保证了活动时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三是强化自我教育,开展“青年文明岗”活动,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开展“学生干部执勤”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四是拓展第二课堂,展示学生才艺。成功举办了两届校运会,举办庆元旦、庆五四文艺汇演、庆国庆体操歌咏比赛、初三学生毕业典礼、校园英语文化节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五是强化育人合力,成功举办了三届家长座谈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抓关键,提升教师素质。崔学军本着“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理念,倾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一是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拓展训练,邀请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来校进行“学校西点执行力”培训,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二是树立榜样,重点宣传。在每月一期的学校工作《简报》中,对教师获得荣誉进行报道;编辑出版《追梦之路》一书,在回顾学校主要工作的同时,重点介绍教师的先进事迹,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三是在每月第一周升旗仪式上,全体教工庄严宣誓,自我激励。四是组织教工参加书画展、趣味大赛等,丰富教工的文化生活。五是抓好培训学习,实行教职工订书、订报半费制(学校承担50%),先后派出200余人次赴外地参观学习。六是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协会、教师教科研协会,定期研讨交流,激活了教师要求自我更新的内驱力。2012年9月起,学校开展“魅力班主任”评选活动。历时一个学期,经过“班主任论坛”、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和常规工作考核,评出10位“魅力班主任”,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抓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构建了“三三四”课堂导学模式。即,三种不同课型:自主课、展示课、拓展反思课。一是将模式的文本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利用教工例会时间专题解读。二是立足学情,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三是每学期组织两次小组长培训,让学生明白实施该模式的意义以及合作交流、课堂展示的方法要领。四是选出骨干教师进行“三三四”模式下的尝试性公开课,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导学案,使之更符合学情实际。五是坚持每周二、四的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按照学案编写任务分工,提前备好下周导学案初稿,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修改,形成定稿。六是开展“三三四”模式过关课活动,教师人人上公开课,同组教师深入课堂观摩,针对出现的问题研讨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年来,学校荣获临汾市德育示范校、临汾市课改先行校、临汾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食堂”、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网校等25项殊荣,顺利通过了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验收,成功承办了东三县初中课改研讨会,圆满完成2012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任务,中考成绩连创历史新高。全校学生人数由原来的900余名增加到1400余名,教学班由原来的18个增加到30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记者 鲁剑)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