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翅画里的蝴蝶梦

2013-12-11 20:08: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王淑和她的蝶翅画

蝶翅画有“中国艺坛的一朵奇葩”、中华新艺术品的瑰宝”之美誉,在我市浮山县也有一位蝶翅画艺人,她用蝶翅与中国传统文化、尧都的地方文化相结合,制作出十二生肖、苏三起解、西游记、喜鹊登枝等作品,展示了我市独特的艺术文化,她就是浮山蝶翅画女艺人王淑。

勾画梦想的女艺人今年67岁的王淑是浮山县东张乡南卫村人,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剪纸、刺绣、面塑等样样精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功底,才让她摸索出了蝶翅画的技巧。

“2011年去北京参加侄女的婚礼,看见外国人送的两幅画很特别,仔细一看,原来是用蝴蝶翅膀做成的。”王淑说起初次见到蝶翅画时有些激动,“看上去特别漂亮,我就想外国人能做,我也能做。”

回到浮山后,一向不服输的王淑就琢磨起自己的“蝴蝶梦”来,她勾画要制作的图案,自制捕蝶工具,在公园、野地捕捉蝴蝶,开始编制自己的“蝴蝶梦”。

梦里蝴蝶知多少蝶翅画是用蝴蝶翅膀做成的,要做蝶翅画需要大量的蝴蝶翅膀,但捕捉蝴蝶非常艰难。

化蛹成蝶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从9月产卵,到第二年春天卵成幼虫,夏季来临前成蛹,经过一个月时间成为蝴蝶。能捕捉蝴蝶的时间只有四五个月时间,每年的这个时候王淑会放弃创作的时间去捕捉蝴蝶,用她的话说“没有蝴蝶哪来蝶翅画”。

王淑为了捕捉蝴蝶颇费了一番心思,她找来铁丝和窗纱,用铁丝做网框,用窗纱做网兜儿,并用长木板固定好,以便于捕捉蝴蝶。为了寻找蝴蝶,她拿着自己做的工具奔波于公园,穿梭于野地的花丛中,一只一只捕捉着红的、蓝的、黄的、黑的各色蝴蝶。秋天蝴蝶消失的时候,她还去椿树上找俗称“椿蹦”的飞虫,这种学名为“斑衣腊蝉”的虫子翅膀为红褐色,在作画时可以用到。为了丰富作画的色彩,她还捕捉蚂蚱、蝈蝈、蝉等昆虫。

“捕捉昆虫非常难,忙活一天捉不了几只。”王淑介绍,孩子们非常支持我做蝶翅画,儿媳妇尹丽花也主动帮我捕蝴蝶,几年来捉了成千上万只,都数不清了。”

蝶翅画里追梦人“蝶翅的颜色容易脱落,要轻拿轻放;粘到纸上也很困难,一直摸索了很长时间……”不会上网的王淑说,做蝶翅画一直是自己摸索,没有师傅,没有作品做参考。”

虽然没有专业学过作画,但从小爱画画、刺绣的王淑还有点功底,蝶翅画的构图没有多大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她掌握了蝶翅画的技巧,成功用双面胶把碟翅粘成图画。第一次创作的蝶翅画便是墙上的“十二生肖”。后来,她还创作了梅兰竹菊及西游记、水浒、秋虫争鸣、幸福如意等各种各样的蝶翅画,为了发扬尧都文化,制作了苏三起解、人祖山等画作,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如今,王淑已成为浮山三晋文化研究会的一员,在创作蝶翅画的同时,也应邀赴各地参观。“用独特的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王淑还有一个梦想,临汾是一方古老的土地,希望能用蝶翅画宣传临汾,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汾的古老历史和优秀文化。”(文/图记者 王隰斌 张春茂)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