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2013-12-17 08:24: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我要凭自己的良心、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对孩子们的责任感去认真面对每一天,用一颗赤诚之心去激励、去赞美每一个学生。”这是张敬泽从事教育事业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对待教学活动的备、讲、辅、改方面,张敬泽总是一丝不苟地落实每一个环节。

备课时,她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创设出开放性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得高效,她经常给孩子提供探究的平台,创意课堂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积极地探究学习;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她都要全批全改,给学生讲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她经常和问题学生交流、谈心,并在班内制定了“一帮一、一对红”的教育机制,使每个优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每个后进生都能感受到同伴的温暖。

新课程改革中,张敬泽是学校的领头雁。她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各级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和学习,写下了数本读书笔记。面对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老师该怎样教,她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在教学中她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以科研促课改,积极开展实验课题研究,主动地向专家和领导请教,从实验课题的确定、实施、反思到总结,她力求走实每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她教育观念更新快,自创的多项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收到明显实效。以创新求发展,在多次上公开课的基础上她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她既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更抓基础知识的掌握,采取课堂作业堂堂清。她注重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她是一位深受家长信任和学生爱戴的班主任老师,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进了课堂她是孩子们的良师,出了课堂她是孩子们的益友。她从不对后进生投以另类的眼光,更多的却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地和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为了更好地搞好班级工作,她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思想状态,以便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她对学生特别宽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困惑、苦闷的时候,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她不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而且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工作中,张敬泽兢兢业业、勤于思考、乐于创新,用智慧和汗水开拓着孩子们心灵的绿洲,用能力与辛勤得到了同行的赏识,用信念与执着获得了家长的赞誉,用知识与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记者 段小婷 实习生 杨茜)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