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见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杨国良时,他正在忙碌地接着电话。一张不大但标准的办公桌上,已经堆起好几摞厚厚的案卷资料。放下电话后,杨国良赶忙招呼大家坐下。他说:“这就是工作,虽然琐碎但很具体,民生性极强,除了安排出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处理案卷。”一见面,杨国良的快人快语和工作定位,让人深刻感受到一位人民警察的果敢和细致。从警20年,科班出身的杨国良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稳扎稳打,现为三级警督,痕迹检验工程师,具有事故处理的高级资格。杨国良说:“这一切,都是拜实践所赐,理论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相得益彰,才能让群众满意,社会和谐。”“叮铃铃……叮铃铃……”突然间,一阵紧过一阵的急促电话声响起,原来,是110指挥中心转过来的报警电话。简单问明警情、稍作记录后,杨国良迅速安排指导员许家红带队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杨国良说:“像这种警务,一年四季,天天都有,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平均在20起左右。因此,要求所有执法人员接警后(白天5分钟,晚上10分钟)出警,半个小时内到达现场。”15分钟后,许家红带队归来。他说:“一辆电动车只图方便逆向行驶,导致与另一辆正常行驶中的电动车迎面相撞,现场事实清楚。一方逆行,应负事故全部责任,所幸并无人员伤亡,按简易程序处理,已协调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听完许家红的介绍,杨国良总结道:“像这种警情,每天有很多,虽然无重大损失,但不及时处理,极易引起群众围观,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我们的同志用最快的时间和效率妥善处理。”杨国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有案件,无论大小,必须建立案卷,由具体办案人员最后签字确认。一方面,小案归档,专人管理。另一方面,大案要案,分级管理,领导审批。同时,所有案卷杨国良都要亲自复核审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上报留存。一部部法律文书,一卷卷部门规章,一套套执法程序,杨国良贴身保管,核案必查,从法律依据到执法程序,从现场办案到档案整理,身体力行,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杨国良不仅自己学,而且广而告之。利用每周(二、五)下班时间,召集中队所有人员集中学习,模拟办案,现场讨论,收到了良好效果。如今,四中队在杨国良的带领下,已经成长为一支业务精良、纪律严明、依法行政、群众满意的人民好交警。截至11月底,该中队共接处警1410 起,受理426起,其中,财损事故254起,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同时,面对8起逃逸案件,全部侦破,并成功抓获省厅督办大队网上唯一在逃犯。
由于侦破交通事故逃逸案件成绩突出,杨国良连续多年被省(市、区)有关部门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二等功”等40多项荣誉。面对鲜花和掌声,杨国良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时刻准备着接警和出警。他说:“目前,辖区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近26万辆,客流量大,人口密集。因此,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面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突发性、偶发性,杨国良和同志们一天一夜连轴转,第一时间备警备情。虽然节假日很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短,但是,面对人民警察的天职,他们忠于职守,无怨无悔。对此,杨国良认真地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勇往直前。每当案子侦破、问题解决、群众满意时,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所以,再苦再累,我们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本报记者鲁剑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