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90后”,来自侯马市新田乡秦村;她是学生,就读盐城师范学院;她家境贫寒,但自立自强;她年纪不大,却知道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张琪娜,中共党员,侯马市新田乡秦村人,在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就读。她经过网络推荐、资格审查、社会投票和专家评审、活动组委会研究,被评为“江苏好青年”。这一喜讯承载着侯马人的骄傲。
家贫志坚 自立自强
张琪娜,1992年出生,自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刻苦学习,励志长大后像爷爷一样做个小学教师。2010年,她怀揣着理想步入大学。
开学不久,疼爱她的爷爷突然患病去世,家里失去了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祸不单行,一场暴雨让年久失修的老屋无法再居住。张琪娜的求学之路也随之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能顺利完成自己和弟弟的学业,让奶奶生活得好一些,大学期间,张琪娜经常一大早跑到各小区为艺术培训中心招生,夜晚继续开始为学生辅导学习。她端过盘子洗过碗、做过家教、当过助教,一天工作超过了12小时,身体被高强度地透支着。
大学3年多,张琪娜一边勤奋学习,一边努力打工。她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普通话二级甲等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并自学通过了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她连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以及“李凤祥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并成为江苏省出版的《2012年,他们这样过》高校助学成才典型榜样。她还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培训班优秀学员”等荣誉。她把这些年所得奖学金和打工赚得共4万余元,除了用于基本的学费和生活费外,都变着花样地给了疼她的亲人们。
饮水思源 孝心动天
得知张琪娜的事迹,不由为之动容。笔 者几番周折,找到了张琪娜的家,那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在这里见到了张琪娜的爸爸张备战和她的奶奶侯巧云。
“琪娜从小让人省心,刚上大一就得了1万元的奖学金”。不久前,张备战摔了一跤,腿脚还不灵便,但一说到自己的女儿,他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说起自己的孙女,奶奶侯巧云也打开了话匣子:“我有3个姑娘,也可好着哩。可我就是觉得孙女比姑娘还亲。”奶奶如数家珍地告诉笔者,孙女张琪娜从小非常懂事,小学、初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侯马一中,学习上没让家里人操过心。大学期间,经常给孩子们补课,自己却很少休息星期天。挣了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想尽办法补贴家用。家里人不管谁过生日,她都不忘电话祝福,还寄钱给在侯马的朋友于丹托付买礼物。她爸腿摔了,又寄回钱让买营养品。
“其实,孙女挣钱顾着自己,就减少了家里很大负担。让她吃好点,她不听。还说,奶奶我身体好着呢,您放心。”说话间,老人已经眼圈泛红。
“孙女放假回家后,每天晚上都给我端洗脚水,仔细地给我洗脚、洗袜子,不会中断一天。”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并一个劲地强调“都是每天啊!”“孙女不管有多累,她都不会叫苦。只要她在家,她啥活都不让我干。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家,所有的杂活一个人全包了。孙女说了,等她毕业找到工作就把我接走。我要好好活着,等着跟孙女享福。”说话间,奶奶不停地抹着幸福的眼泪。
手足情深 守望相助
张琪娜的弟弟张定坤在侯马一中上高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学校的优秀高中生。
“姐姐人特别好,从小就让着我。自我懂事以来,记忆中的姐姐有主见、有想法,每天学到很晚,她生活简朴,从不浪费。姐姐对爷爷奶奶的好都挑不出毛病来。”张定坤爽朗地说。
“自上小学起,她就开始辅导我学习。
现在姐姐上了大学,回家的天数越来越短。
别的大学生回来和同学们欢聚,而她一回来就在家做家务,跑外做家教、在超市打零工,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姐姐挣了钱,给我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买上百元的羽绒服,自己却穿几十块钱的棉衣。”说起姐姐对自己的好,张定坤心里一阵酸楚,然后停顿了一会儿说,“姐姐的优秀品德对我成长影响很大。我会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做个像姐姐一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热情善良 乐于助人
张琪娜的小学班主任赵国芳、初中班主任刘草、高中班主任常敏,在被问及对张琪娜的评价时说法竟如出一辙,都说她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还特别乐观。
积极团结同学,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毕业多年,不忘师恩,对同学热情相助。高中冲刺阶段,坚持帮助一名同学补数学,使其顺利考上大学。
“琪娜是个不服输的人,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同时,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记得琪娜13岁,学校忙,就主动到幼儿园帮我接孩子,还开过家长会呢;作为长辈,我们为她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她却能至今不忘感恩;为了考研,她不得不暂时放弃家教。但是,对于她曾经教过的孩子只要一个电话打给她,她就是不给钱也照去不误。”既是老师又是张琪娜姑姑的张琼对张琪娜赞不绝口。
在侯马帮助琪娜完成孝心使命的于丹,没有客套。她说:“琪娜善于报喜不报忧。刚上大学的时候,体重110斤,现在,人廋了一圈,体重不到90斤。想想就知道她在外有多么的苦。”于丹说:“似乎大家习惯了她对别人的好,感觉不到了特别,一切顺理成章。但是,她的好也感染着周围的人。因为她,我们都学会了将心比心。”电话采访张琪娜,她讲的最多的却是别人对自己的好和自己的责任。“爷爷奶奶养育了我,如今奶奶年龄大了,弟弟还小,我已成人,自己挣钱养家,是应该做的。”大学同学朱亚梅在电话那头听着着急,快言快语,“行动见细节。琪娜感觉她做的没什么,其实给周围人带来巨大的温暖。我和她不是一个宿舍,我们宿舍6个人,5个人回去实习了,我胆小,她主动过来陪我住;她做家教挣了钱,给家庭困难的同学买手套、围巾;班级有同学家庭发生变故,她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帮同学办理相关资助,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她是党员,与几个宿舍的同学结对帮扶,她携手帮扶对象一起出入图书馆、自习室,学习上成为好帮手,生活上成为好姐妹。”张琪娜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她用一个又一个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她想先考上研究生,让学习的时间更灵活一些,可以挣更多的钱,供弟弟上学,让奶奶过上舒心的日子。相信,她的路会越走越宽。
通讯员 杜枚珍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