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光辉岁月

2014-02-11 20:06: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他们都从战火年代走来,相互扶持至今;他们和谐相处59年,没有争吵,更没有打闹。一个是战场中的铁血英雄,一个是生活中的坚强后盾。阳光下,83岁的景保吉和80岁的胡梅英诉说着他们的曾经。

他们一同走过了59年

“虽然跟景保吉结婚这么多年,但因为工作的关系,总是聚少离多。他是一名战士,冲锋在前,保家卫国是他的使命,转业以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作为他妻子,也就是他的贤内助,我应该尽自己所能让他专心工作,不分心。”从胡梅英老人的言语间可以看出,她没有对丈夫埋怨,也没有对聚少离多不满,她奉行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

1954年,经过简单的仪式,他们成为了夫妻,也意味着景保吉身上沉甸甸的担子落在了胡梅英身上。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刚成家时,景保吉最大的妹妹15岁,最小的弟弟两岁,作为长嫂,胡梅英操持着家里的大小家务,家里老老小小的衣服都由她一针一线缝制而成。

“正月里举办完婚礼仪式,他便回到了部队,当年十月份我曾去部队见了他一面,直至次年年底我们才见了第二面,那时候根本没有蜜月这一说。我生老大时,他都不在身边。”胡梅英说这么多年两个人见面非常少,她忙着在生产队劳动,丈夫则忙着冲锋在战场。

回忆起过去的种种,谈起对老伴的照顾,景保吉心里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愧疚。“她一心支持我的工作,从来不让家里事情影响我的工作,甚至她自己生了大病还要自己扛着。”那时,景保吉在曲亭镇派出所上班,因为胡梅英住在村里,发高烧多日他却并不知情,胡梅英在连着输了几天液体之后仍不见好转,这才来到镇上去治疗。当得知景保吉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她去医院时,胡梅英马上摆摆手,让景保吉先忙,说自己的事情可以拖一拖。

“但是以她的性格,没什么事情,她不会在我上班期间来找我,所以我立马带着她前往了县医院就诊。经过仔细检查,她被确诊为肺积水。”景保吉回忆道。

在妻子生病的日子里,景保吉没有日夜陪伴在床前,而是又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住了那么长时间的院,只是在刚住院时见了他一面。住院期间的大小事情,都是孩子们张罗着。我知道他忙。”胡梅英笑着说道。

在景保吉离休之后,老两口这才过起了二人世界,在闲暇的午后晒着太阳,诉说着过去的家常事,成了老俩口最享受的事情。

我记忆中的抗美援朝

景保吉告诉记者,他16岁就开始当兵了,而且能够成为抗美援朝战士中的一员,他感觉无上光荣。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那时的景保吉还是一名陆军。接到上级紧急通知,他前往重庆,为转成空军进行了一系列训练、学习。

“1952年6月份,我坐汽车到达宝鸡,又坐火车到达北京,最后才到达位于中朝边境的丹东市八道沟镇,自此也开始我的抗美援朝之路。”景保吉回忆道,在由华东空军和华北空军联合组成联合司令部里,他任司令部参谋,主要负责机场联络等地勤工作。景保吉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境内,保护鸭绿江大桥,确保志愿军的作战物资可以顺利得到补充。

回忆起当年目睹的作战过程,景保吉依旧热血沸腾。“空军和陆军在作战是很不一样的,陆军作战时是战士在前,指挥员在后,然而空军作战却是僚机跟敌机充当掩护长机的角色,在发现长机面临危险时,僚机再向敌机开炮。”“抗美援朝时,由于我军飞行员的作战能力逊于美军,所以在作战中采取的作战技巧也不同。美军的飞机擅长在诸如晚上、雾天等天气情况特别复杂时来偷袭,当遇到美军偷袭时,鸭绿江两岸的防空阵地,万炮齐发,炮火映红了天空,让美军战机也不敢轻易俯冲轰炸。而位于铁架桥下游的鸭绿江则被美军炸毁。”景保吉说。至今一闭上眼睛,就能浮现出鸭绿江上空的空战情景,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驾着米格——15战机,在空中与美军战机俯冲、爬高,斗智斗勇,击落数架美军战机,所有联合司令部工作人员为之庆贺。

“在抗美援朝停战之后,我们一行人坐着车到达朝鲜的新义州进行了参观,这也是在抗美援朝过程中我唯一一次踏入朝鲜界内,其他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友开玩笑对他说:抗美援朝没过江,糊里糊涂拿了个纪念章。”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