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敬畏树正气

2014-05-09 08:28: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个子低,头发稀,穿着朴素,脸有点黑,乍一看像个地道的农民。”这是许多人对襄汾县邓庄镇镇长马健的第一印象。

他生活低标准,不摆阔、不讲究,经常驻村入户,爱吃农家饭,常穿土布鞋,在多数人眼里压根就不像个镇领导;但在工作方面他却对自己要求很高,坚持原则、坚守正义,公道正派,不讲情面。

平平淡淡生活、实实在在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是马健的信条,也是他多年来的真实写照。他严格要求自己,对于符合政策的事,有多少办多少,“一网打尽,该办就办,马上就办!”从来不讲报酬、不图回报;对超越底线、违反规定的事,从来不讲情面:“就是我爸说了也不能办!”

“只要是人能吃的我都能吃,只要是人能穿的我都能穿,只要是人能受的我都能受!”

穷苦出身的马健,从小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从没有过高的奢求,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怎么简单怎么来,能节约就节约。农家出身的他,说话没官腔,做事没架子,走进群众中,能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深受群众的喜爱。

“我穿的布鞋是古城镇王妈妈给我做的,衣服都是我爱人买的便宜货,咱不讲究,买啥穿啥,有啥穿啥。”马健直言不讳地说,“我爱人生活也很节俭,都是农村出身,买衣服也是只想着能省则省。”

不注重穿着的马健,因为穿布鞋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2012年5月1日,马健刚调任邓庄镇镇长没几天。早上6时左右,马健只身一人来到南梁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老贾的带领下查看街巷硬化情况。

在村里,他们碰见一个胡子拉碴光着膀子、穿着拖鞋的男子,蹲在门口吸着烟。

老贾上前说:“七娃,这是镇上新来的马镇长!”

七娃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个人,穿着朴素,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便随口撂出一句:“副的吧?”

“正的!”老贾回答说。

七娃的眼光又移到马健身上,从上到下再次仔细打量,把眼光定格在那双布鞋上,摇摇头,哼了一声:“嗯—— —副的!”

“嗯——正的。”站在一旁的马健接过了话茬,学着七娃的口气说。

见马健这样说,七娃看了又看,瞪大眼睛,顺手把烟头在拖鞋上一擦,斩钉截铁地说:“嗯—— —副的!”

“七娃,滚,给你说是正的正的!”七娃的“执着”让老贾气不打一处来,朝着七娃呵斥道。

老贾紧接着赶到马健跟前说:“马镇长,马镇长,别和他一般见识。”

马健哈哈一笑:“这布鞋是古城王妈妈做的,我穿的不是布鞋,是感情啊!”马健和老贾边走边说。

此后,马健还是坚持穿着这双布鞋下乡走访、进村入户,把自己融入到老百姓中间,与百姓心贴心,坐农家炕、吃农家饭,真心理民事,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办了不少实事,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布鞋镇长”。

“咱是农村出身,只要是人能吃的我都能吃,只要是人能穿的我都能穿,只要是人能受的苦我都能受!”马健经常在不同场合这样说。

镇机关干部说,马镇长很朴素、朴实、节俭,壶里的凉开水从来舍不得倒掉,而是掺上热水喝,洗脸能用半盆水绝不会用一盆;村两委干部说,马镇长下乡吃饭从来没有讲究过,什么方便吃什么;上访户说,马镇长没一点官架子,说话很随和,交谈无拘束,能把咱老百姓的事当回事,老百姓有话也敢给他说。

“干部只有放下架子,群众才会给面子。只有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尊重你,事情才好办!”马健说。

“事事不怕问,件件敢公开,不为私情扰公事”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群众的事情我来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在不能办道个歉。事事不怕问,件件敢公开,不为私情扰公事。”马健常说:“公道正派远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在古城镇时,因临吉高速路修建炸山,工程队开隧洞放炮影响到了群众,贾朱村群众围堵了高速路修建工地。马健立即赶到现场疏散群众并详细了解情况。原来,在村里的协调下,施工队以胡同为线,对离爆破点较近的家户进行补偿,有的村民则认为,自己离爆破点的距离比胡同边上的要近,也应该有,所以一起上去围堵。

马健与机关干部一起查看地形,确定初步工作方案:聘请专家实地测量,以院子为单位补偿,原则上按一定直线距离为给付台阶,递减给付。由大家讨论决定,最远给付距离不超过上次给付的最远距离。

随后,镇上聘请专家,把贾朱村的现状图画出来,家家户户离高速路的距离量出来,按远近补偿。称自己房子裂了的农户,要做司法鉴定,依法办事。

工作方案经村里讨论通过后,并进行了公告,村民一看动真格的了,再也没人去围堵工地了。

入户、测量、登记、鉴定……一周后,图纸绘出来了,并张贴公示,告知村民如有疑义,需在规定时限内向村委会反映。

公示没人提出异议。在集体测算讨论拟定赔偿范围和款项后,再次向村民做了公告。

公告一天后,无人提意见。公示每户的补偿款项、需要退回的款数,也没有一人有意见,随后,补偿款顺利发放,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在邓庄镇的两年时间里,为了保证项目落地,完成征占地3000多亩。不少人好奇地问他,地是怎么征的?马健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一个笨办法,也是最顶用的办法——公开。不是群众有问题,而是工作没做到家,要改进作风。在征地工作中,他坚持诚心对干部、诚心对百姓,大造声势、公开过程、化解矛盾。“坚决讲规矩、认真踢正步、公道对百姓、全力上项目!”对于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马健坚持一切公开按规矩办。在低保户评定工作中,马健要求大家严格把关,坚持“人真穷、大家评”的工作原则,评选出来再公开公示,做到了公平公正。

“马镇长经常过问村里的低保户评议情况,我们村评低保户定了三条杠杠:一是80岁以上的老人;二是残疾人;三是困难户,这需要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一起开会进行评定,以得票多者为准。”邓庄镇孙家院村党支部书记孙六斤说:“这样一来,低保户都是大家公开评出来的,没有评上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马健的体会是,工作就是斗争,和自己的“私”字斗、“怕”字斗、“懒”字斗。要彻底克服和杜绝工作上的贪、怕、懒,一是要敢公开,所有的东西在阳光下晒晒就不怕坏了;二是要敢评议,凡是大多数人赞成的人和事坏不到哪里去;三是要敢“体检”,让专业人员审一审,“CT片子”照一照。

无论何事,马健坚持做到该透明的透明、该公开的公开,该公示的公示,各村街巷硬化工程完工不搞剪彩、搞审计,镇村坚持财务公开,定期邀请纪检和审计部门审计把关……一封封公开信、一张张承诺书、一份份公示函,让大家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座“连心桥”,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你有多干净就有多硬!”

“商品怕牌子倒了,人也怕牌子倒了。商品牌子倒了,就没人买了;人的牌子倒了,话就没人听了。”马健说,“特别喜欢邓小平的一句话,‘我们共产党人做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如果镇村干部在我们身上看不到正气、勇气、信心和力量,队伍就要散了。”

无论何时,马健都心怀敬畏、心怀规矩,坚持干净做事、公道处事、秉公用权。

一位企业家在邓庄镇席村成立万喜乐枣园合作社,投资建设北京尖枣园项目。但晾晒场、办公房手续一直批不下来。马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打通国土所长电话:“合乎规定吗?有麻烦?我不管什么麻烦!我要的是结果!我相信你的能力!快办,尽快办,马上办!有什么困难给我说!”在马健的催促下,投资200多万元的冷库、晾晒场、办公房很快就建了起来。

2011年,在发放低供煤的过程中,不少人心里有疑虑,马健便起草了《低供煤廉政承诺书》:事关五万群众冷暖,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参与低供煤工作的,谁要昧着良心做事,天理不容!随后,他带头在承诺书上签了字。

从一开始,马健就严密组织,亲自实地查验车辆。

入冬后的深夜,寒风凛冽,四周一片沉寂,人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马健和工作人员一起守在公路边,时而远眺漆黑的公路,时而低头按亮手机看时间,他在等待即将拉回来的第一车低供煤。

终于,公路的尽头射来一缕灯光,隐隐传来汽车的轰鸣声。“煤车来了,大家都过来。”马健大声招呼着。几分钟后,满载着低供煤的货车稳稳停下,马健咬着小手电筒第一个爬上高高的煤车,开始查验煤炭质量,确保没问题后,他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此后,马健会时常到现场进行抽查验收,确保了低供煤的质量。“低供煤是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好事,我们怎敢不上心?就是受苦受累,我们也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马健的话铿锵有力。

在街巷硬化工作中,镇村干部又听到这样的声音:“弟兄们,拜托了,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千万不要想歪点子,谁要想在里边弄个事,天诛地灭!”铮铮誓言表明了马健维护百姓利益、维护正义的决心和勇气。

“天下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上有老天看,下有百姓监。我们做事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马健常告诫镇村两级干部,“一个干部工作硬气不硬气不是别人恩赐的,你有多干净就有多硬!从政为官,要建立防线、守住底线!”

(记者 田青松 张莹超)

     

责任编辑:邱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