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福瑞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因舰艇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30岁出头的因舰艇还是贺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这一年,他怀揣2000元钱,走进了煤炭圈,开始贩煤倒煤的生意。他很机智,也很幸运,一年后,这个小“倒爷”就成为了曲沃县福瑞达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今年,一个投资10775万元的洗煤厂又在他的手里拔地而起。
像好多煤老板一样,因舰艇也很有钱,他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经过7年的打拼,我个人已有二三千万了。”像好多煤老板一样,有钱了的因舰艇,也是挥金如土。
与好多煤老板不一样的是,“不差钱”的因舰艇,钱花的地方不一样。
63个学生因他圆梦
8月27日,北董乡窑院村的乐乐(化名)正坐在院子里落泪。十几年寒窗苦读,换来了心仪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看看家里破旧的矮房、坍塌的围墙,还有过早花白了头发、佝偻了腰身的父母,乐乐把通知书揉成了一团。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汽车的笛声。一个敦敦实实的老板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你是乐乐同学吧,快开学了吧?”“别难过……”。来人看了看这个破旧的院落和正在低头掉泪的夫妻俩,塞给了乐乐4000块钱。
来人正是因舰艇。
到乐乐为止,这已是他三年来资助的第63个因贫困而准备弃学的大学生了。
因舰艇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缘由,是2007年在报纸上看到邻县翼城的一位农民为儿子拿不出学费而上吊身亡的事件。
从那一年开始,他在繁忙的生意之余,加紧了和在县教育局工作的自己小时候的老师、镇上分管教育的领导的走动,目的就是为了打听当地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因舰艇为帮助辍学学生不惜钱,他不是曲沃县最有钱的老板,但他资助的贫困学生是最多的,三年来,总共拿出了15万元。
全村老人的“孝顺儿”
这几天,原贺村的老村委委员巨拱璧愁坏了,老伴得了个不小的毛病,住进了县里的医院。正对着快要花光的住院缴费卡发愁,因舰艇来了,“您就只管把大娘的病治好就是了,这一千块钱你先拿着。”
受到因舰艇关照的老人不止巨拱璧一个,贺村健在的退休村干部还有三四个,他们都说,每当遇到困难,因舰艇都像是“及时雨”,把他们当自己的老人来关心,不光是逢年过节给钱送物,谁家要是有个过不去的磕磕绊绊,他总是及时出现,雪中送炭。
其实,得到因舰艇帮助的还不仅是这几位老村干,因舰艇的家里人说,整个贺村一千多口人,哪家有了火烧 眉毛的急事,都爱找他。从他那里借走的,他主动送去的,至少有80万,并且没有让打过一张借条。
公益事业大包圆儿
因舰艇是贺村人,但他的厂子建在临近的张范村。张范村人说,因为有了这么个厂子、有了因舰艇这么好的一个老板,他们“沾”了不少的光:
张范村实施“村村通”工程,他出了5万;
张范村每年教师节的花费他一个人出;
2007年,给村里的代理教师发工资,他出了2万;
2008年,给张范村全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他一次性出了8000多;
……
只图个高兴
因舰艇做的好事多了,采访的媒体也就多了。大家问起他为什么这样做时,憨厚老实的他,只有一个词:“高兴。”其实,这一个“高兴”就说明了一切。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给自己讨个好名声,不是为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这点愉快抵不上他的愁,他告诉我们,这个洗煤厂一开工自己也得向银行贷款了。
他的高兴,是“高兴于大家脱困解忧”,就是他说的,孩子们能上学了,自己高兴;老人们生活好了,自己高兴;他喜欢看到大家都高兴自己就高兴。(山西日报记者 范林鹏 通讯员 王建先 许涛)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