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兵眼中的朝鲜战争

2009-10-14 12:5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贾作域,1924年10月9日出生于襄汾县永固乡马村,1949年7月在汉口参加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勤运输部;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并立三等功两次;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转业到赵康、南辛店供销社任副主任兼支部书记;1981年离休在家务农。
 10月6日,记者来到襄汾永固乡,拜访了今年已86岁高龄的贾作域老人。谈起布满迷局的朝鲜战争,贾老告诉记者,1950年,刚成立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物质匮乏、装备落后、少有重武器,但中国打出了尊严与气势,这是中国的骄傲。战争无情,多少战士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方才换来今日之和平。
 1950年底,贾作域所在的汽车10团从汉口出发北上沈阳、铁岭。1951年,部队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后,雄赳赳气昂昂地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
 入朝当晚,他们连就遭到敌机的扫射和轰炸。美军的炮火无法阻挡志愿军战士英勇的步伐,连队继续向目的地开进。第一梯队到达驻地的第一个早上,连队又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炊事员住 了医院,二连还牺牲了两名司机,汽车上的物资也被炸得一片狼藉,车也被炸坏了几辆。当时志愿军没有飞机和防空武器,倚仗制空权在手,敌机更肆无忌惮。这一年,志愿军后勤补给线损失严重。
 “具体是哪一次战役已经记不清了。”贾老说。由于志愿军的猛力冲杀,美军节节节败,狼狈逃窜。志愿军在介川缴获了1000余量汽车,正当他们接上级通知,要将战利品开回后方时,老奸巨猾的美军派来了几十架飞机将汽车全部炸毁。
 有一次贾作域和战友还在睡梦中,敌机空投炸弹,爆炸声此起彼伏。他们钻在防空洞里不理睬,第二天早上出来一看,炸的没炸的小炸弹随处可见。一司机出于好奇,下车踩了下没炸的“小玩艺”,当场就把脚给炸掉了。战后志愿军战士才得知这叫飞机布雷。。了这次教训,上级就安排他们担负起清除炸弹的任务,先是见弹用枪打,一打就爆,在低洼处就用绳子套上拉,直至炸弹全部排除完毕。
 后勤车队昼伏夜出,每晚都在工作站发给养、加汽油,有时稍不注意就暴露了目标,遭到敌机的扫射和轰炸。贾老说,决不能因袭击耽误了支援前线的工 作。当时担任连队司务长的贾作域工作繁杂,既要管好部队生活,又要负责发放津贴、衣服、装备,管理账目。白天防空,夜间工作,每天不但忙于工作,还要与敌机辗转周旋,个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有一天中午,三排战士正在驻地西房吃饭,突然来了四架“油挑子”飞机,敌机对驻地疯狂扫射了15分钟后,房间里墙壁上全是窟窿,战士们在房内,站的站,爬的爬,东避西躲,,了不暴露目标,负伤也不能出门,以免遭受更大伤亡。敌机打了一阵见没人就离开了。幸运的是,此次空袭连队无一伤亡。
 1951年的端午节,当时朝鲜南部激战正酣,部队撤下来要在伊川设防,贾作域所在团又撤到原驻地永川。一天下午,敌机突袭,扫射轰炸,,势汹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防空部队用高射炮全力回击。贾作域所在部队队将全部武器全部对空射击,一场地对空的不对对作战就这样打响了。一个下午,高炮筒子打红了,战士们不顾敌机扫射轰炸频频运送炮弹,这一役共击落敌机20余架。1952年下半年年志愿军在苏 联的支援下,终于有了自己的空军和防空部队,在志愿军空军驾驶的飞机掩护下,以及地面防空高射炮的有力还击下,后勤供给线的被动局面才得以扭转。
 1953年,贾作域所在连队担负起了接送中国代表团人员和美国代表团谈判的任务,每天早上9时,他们乘坐吉普车,美国坐直升飞机到板门店谈判,谈判很不顺利,他亲眼目睹了以迪安为代表的美国代表团在谈判中经常耍无赖,逃会现象时有发生。抗美援朝战争也就处于谈谈打打的状态。直到7月,美军见在战场上捞不到好处,志愿军却愈战愈勇,无奈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能再一次亲眼目睹祖国阅兵,贾作域倍感荣幸。
 记者王隰斌实习记者赵亿平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张华】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四十年奉献不言悔

 

下一篇: 为了大地的丰收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