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座四孔窑洞的农家院,进门,墙上挂着靳思杰当兵时的留念,各种纪念章老人珍藏至今,,次整理,都会勾起老人的回忆。
数九寒冬,22岁的靳思杰结婚没几天,距古贤村不到一公里的日本炮楼下了通知,要求靳思杰和和和村的其他两名青壮年一起参加警备队。
接到通知后,靳思杰好几宿睡不着,“那是当汉奸呀。”就在通知期限的前一天晚上,临汾抗日游击队来到了古贤村,得到消息的他急忙找到游击队要求参加,“当时队长是杨荣,张红星是指导员”。
当晚,靳思杰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第二天,日本军找不到他,便将其父亲抓了去,一顿毒打后,村里出面担保,才被放回来。
此后,靳思杰跟着抗日游击队到处打游击。“我们的装备不好,只能是打了就跑,目的是让敌人休息不好。”在靳思杰的记忆中,最危险的一次是打县底炮楼。那是一个冬夜,他们一个班十几个人悄悄来到县底炮楼附近,瞅准机会就开始打。结果枪一响,敌人就从炮楼里冲了出来,“我们拿的都是七九步枪,而敌人都是三八大盖,人又多”,游击队被冲散了。靳思杰朝凤 凰岭的方向急跑,下半夜他来到曲家庄一姓韩的村民家中,一说是游击队的,村民都很热情。姓韩的村民赶快把他的枪藏了起来,随后又给他拿来两个窝窝窝。
第二天,靳思杰赶往李家庄寻找失散的班长吉海泉。“那次最惊险,我们班一周后才集合起来。”1946年,临汾抗日游击队被编入第八纵队六十军二十四旅七十团一连,靳思杰是一连二排排长。1946年8月首次解放洪洞时,靳思杰所在的一连负责巷战,“从西门进去后,街上就不能走,我们都是在老百姓的房顶上往前推进。我们连只有一挺机枪,还没子弹。”靳思杰说,后来他们找到了敌人的军火库,战士们的枪全部换成了三八大盖,他则指挥战士们用筐子带走一些机枪子弹。
第二天天一亮,他们接到撤出县城的命令,“战士们都想不通辛辛辛苦打下了为什么要撤?”靳思杰回忆,当时的动员是:“毛主席说,不在乎一城一一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947年攻打运城时,靳思杰已被调往五连一排任排长。攻打运城也是用的坑道战术,靳思杰当时挖过坑道,“我们在外边挖,敌人在城内挖,快接上时,敌人就用炸药炸。”解放军第一次包围运城后,敌人派出两个团增援。靳思杰所在的24旅被抽调去打援,那一仗消灭 敌人一个团,但另一个团是用飞机增援的,所以进了城。
等他们返回城外时,坑道已被敌人破坏了。坑道第二次挖成后,他们在北门进城时,一枚子弹从靳思杰的身体穿过。
外围的据点都被拔掉了,但北门外还有一个附地碉,一直没被拔掉,当时连长命令他带着战士冲,他不同意,“这样死人太多,必须用炸药”,连长采纳了他的意见,他记得,那个附地碉一共用了四包炸药,每一包炸响后,大家就趁着烟雾往前冲,然后再放一包,直到第四包才走到碉堡跟前炸毁了碉堡。
就在靳思杰指挥战士们冲的时候,城墙上一枚子弹打进他的左背然后从胸前穿了出来。“排长受伤了,快抬下去。”听到这句话后,靳思杰就晕了过去。醒来时,他已身处后方的医院。
伤好后,靳思杰参加了临汾战役、太原战役、南下剿匪,1954年退伍回到临汾老家。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