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窄小的店面,门口挤着一台缝纫机和毛衣编织机,台面上堆满了各种色彩的面料,一件件等待领取的衣服整齐地挂在墙角。李大姐展开这些塑料袋,每件衣服都用手工细致地绣着各种图案。
她拿出一件橘黄与灰两色的夹克衣。“你看,这件上衣右衣袖上原来被划了一个三四公分的口子,我用匹配的线刺绣了几个字母,你现在能看出我刺绣的洞在哪儿吗?”李大姐自信地提问。记者仔细端详了半天,确实 找不出原来的洞在哪里。李翠萍笑了,用手指夹起一根细小的缝衣针说:“就是这根小小小缝衣针,为我们家撑起了一片天!”与缝衣针的缘分是从她十几岁时结下的。那时,李大姐在县底农村上学,一闲下来便跟小伙伴们纳鞋垫、绣花。初中毕业后,她选择了编织,于是到北京一所学校学习了这门技艺。凭着这门技艺和人品,她嫁到城里。
1990年买回一台编织机,开了这个小店。从那时起,她就开始编织自己的梦想。然而,在编织过程中,顾客时而拿着刮破的新衣服来修补,她却束手无策。到了1995年,李大姐凭借小时候的功底,跟亲戚学起刺绣。从此,她走上了一条编织、刺绣致富路。
李大姐做的衣服很讲究,颇具技术含量的是其刺绣设计,什么面料配什么绣花,什么颜色搭 配什么图案,什么人配什么图案,她都了然于胸。她能绣出字母、龙、、卉、树叶等百余种图案,这一点让取衣人啧啧啧称,满意而归。
24年的刺绣生涯,让李翠萍结识了不少姐妹。朋友的衣服有个破洞、撕扯的,一准儿来找她。
正在此时,常来光顾的张大姐提着一件衣服走进门,急切地说:“翠萍,我刚买的衣服就被烟头烧了个洞,还在胸前,挺明显,,赶快给我绣个花吧!”说着就把衣服放下,急匆匆匆地了。李大姐说,“我这里有许多回头客,她们特别信任我。凡来刺绣的都是高档服装,有的衣服刚买下没几天,就有了‘伤疤’,不穿可惜,穿上又不雅,绣个花就漂亮了!”记得去年夏天,一小伙儿酒后与朋友撕扯,竟把自己心爱的衬衣扯破,足足有四寸多的口子,还在前襟,但他表示衬衣是女朋友送的,有纪念价值,哪怕再贵也要绣上。其实,要把这么长的口子绣好,得花不少精力,李大姐在上面绣了一条龙,小伙子取衣时高兴极了,“绝对是锦上添花啊!”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